与祖国同奋进,用实干圆梦想
打开文本图片集
哈尔滨工程大学始建于1953年,前身是被称为“哈军工”的举世闻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这是一座有着独特精神气质、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学,她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凝炼出以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为主体服务领域的“三海一核”办学特色,是我国“三海一核”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这所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的重点大学,以自身的贡献和成就成为“海洋强国梦”的重要力量,把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理想完全融入到为国家和民族振兴的事业中。
人才培养:在精英教育中追求卓越
在7名获得“载人深潜英雄”称号的“蛟龙”号潜航员中,两名是哈工程学子;在全国27名“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哈工程人占两席;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首席专家中,其校友占五分之三;据原国防科工委统计,该校培养的国防工业系统的“总指挥、总工程师”占5.6%,居全国高校第4位;在中国船舶工业系统150余家单位中,1/3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出自这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成为造船强国的进程……果树因为果实而得名,累累硕果彰显了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互生关系。
学校的前身“哈军工”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强军兴国的神圣使命,书写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奇迹”,为国防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也为后继者哈尔滨工程大学留下了无尽财富。学校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主,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一中、二主、三严”办学传统。60年来,学校“教书教人”的育人理念、“三严”的教学风范从未改变,在传承的基础上不辍探索与创新,在人才培养的事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瞄准“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
精英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校对自身人才培养使命的规格定位,也是学校对国防科技工业高层次人才迫切需求的有力应答。多年来,学校以为国家培养“三海一核”领域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为己任,以精英教育为目标,坚定精英教育理念,坚守教学中心地位,坚持创新能力培养,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着力构建精英教育体系,狠抓人才培养质量,用执着与汗水迈出了自己夯实内功、稳健成长的坚实足迹,也为无数青年学子飞得更高更远创造了条件。
实施“基础宽厚、专业突出”的培养方案
不少毕业生有这样的体会:“如今的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具备‘T’型知识结构,就是既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又要在专业领域有较深的研究。”
为了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含量和基础厚度,给学生们开设“既博又专”课程门类,学校以“基础宽厚、专业突出”为原则,重新修订并实施“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将现有本科专业划分为理工、经管、人文、语言四个大类,对于占学校人才培养大多数的理工类学生,打通基础平台课,突出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和综合素养,更加强调数理基础的厚重扎实、口径拓宽。
加大了学生大类转专业的力度,学生在完成一个半学期的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成绩在前半数的学生可以凭志趣重新选择一次专业,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学校把选择的自由和权利重新交给学生。
2010年,学校入选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0年,学校十一五“一提三优”工程以“全优”成绩圆满收官。“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首批科普创作与传播试点高校”……种种“国字号”荣誉的背后,是学校把“创新推动、打造品牌”的精英教育作为办学核心使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一流校园环境的结果。在教育部2011年对25所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就业工作的抽查中,学校在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方面均排名第一。学校连续七年以95%以上的高就业率稳坐黑龙江省高校就业率第一的宝座。学校严格的教学管理、良好的校风学风,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品牌。
打造“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
学校逐步完善和建构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生科技创新“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在三分天下中占据其二。只要学生有梦想,哈工程不仅给学生提供展示舞台,还会不惜巨资为学生搭建成就梦想的平台。“以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梦想”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最具特色、最见实效的“招数”之一。每年学校都要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四杯”科创大赛,几千名学子带着梦想竞技角逐。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创新的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创新中受益、在创新中成才。
学校现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0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全面向学生开放。在人、财、物多方向托举之下,学生创新热情空前高涨,学校创新氛围愈加浓郁,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同学们打破专业、年级界限,在实验室里搞创新实践。每年有6000余人次参加校内60余项创新单项活动,“一院一品”,每个院系至少有一项学生科创专项竞赛。近年来,学生在各类国际竞赛中获得奖项近百项,在各类国家级竞赛中获奖800余项。申请专利达120项,每年学生各类科研立项1000余项,覆盖近万人次,119个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创新竞赛为学子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展示舞台,点燃了学子的创新激情,创新蔚然成风。
科学研究:在谋海济国中追求跨越
在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编队里,有唯一一所参与技术护航大学的教师身影;在我国第一艘航母的设计、建造中,这所大学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设备产品、技术支撑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多年来,学校组织多学科大团队,联合开展大项目攻关,做“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校长刘志刚曾在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上强调:“走强身健骨之路,做顶天立地科研”,既强调科研工作抓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潜力,又强调科研工作对国家需求的重大支撑能力。
“三海一核”的特色科研
哈军工的科研工作史,几乎就是一部新中国国防科技发展史。这里先后诞生了十几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共和国第一”——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第一艘水翼艇、第一艘试验潜艇、第一艘气垫船……1970年,以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为基础,“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以为造船工业与海军双重服务的定位,将目光瞄准造船工业与海军建设,开始了创业新程。1978年,她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第一台深潜救生艇、第一套设计定型的某型减摇鳍、填补国内空白的声靶系统、潜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立足办学优势,一系列科研成果紧紧围绕造船工业与海军建设需求,充分彰显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应有的实力与水平。
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打造科学研究特色品牌,推进“高端引领、集成优势”战略,以“三海一核”领域国际科技前沿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重大科学问题,系统打造科学研究特色品牌,形成了技术创新引领能力和重大工程装备研发能力,取得了诸多标志性研究成果,并涌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徐玉如等一批“三海一核”领域的高端领军人物。
在船舶工业领域,学校承担新船型设计、数字化造船等一批前沿科研任务,是我国船舶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海军装备领域,承担了一批国防重大装备研制任务,是我国海军装备研制不可或缺的依托力量;在海洋工程领域,承担深海空间站、动力定位系统研制等重大科技专项任务,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在核能应用领域,参与国家核电重大专项、国家核能开发专项等研究工作,是我国核能应用领域主要依托力量之一。这些成果巩固了学校在“三海一核”领域中的独特地位,使她逐步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我国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究的重要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核动力安全及相关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目前,学校在研项目总数的80%、科研经费的90%都直接或间接与“三海一核”领域有关。学校“三海一核”科研领域辐射和拉动相关学科研究的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主体与相关、基础与通用协调发展的“三海一核”特色科学研究体系。
做有使命担当的科研
哈军工高起点的创建源自新生共和国对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的迫切渴望。历史证明,哈军工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从“两弹一星”到核潜艇,再到弹道导弹,共和国几乎每一个国防重大项目,都融入了哈军工学子的智慧和汗水。
组建后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将自己定位为“为我国造船工业和海军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国防工业院校。”200多名教师承担了13项国防战略急需的科研课题。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海军装备需求不足、船舶行业不景气、核工业发展缓慢的时期,依然坚持在困境中寻求机遇,用一项项科研成果为祖国船海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自身在高等教育格局中占据了一席重要的位置。哈船院科研工作迎难而上的选择是对哈军工“祖国利益至上”的精神传承,她向世人昭告:忠诚,就是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困难都首先为祖国服务。
从哈军工到哈船院再到哈工程,这所大学将对自身使命与责任的担当在办学实践中升腾为一种精神力量,并在不断丰富发展中凝结成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大学精神。从“九五”、“十五”、“十一五”建设到“十二五”规划,学校始终肩负为国防事业服务的使命与责任,将科技工作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始终与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建设息息相关。无论在上世纪80年代海军装备需求不足、船舶行业不景气、核工业发展缓慢的时期,学校坚持在困境中寻求机遇,还是新世纪国家海洋战略的兴起为学校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学校始终为满足国家需求积蓄力量,把科研方向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在相关领域逐渐形成了若干主要学科科技水平的标志、若干重要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
“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00余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和国防“973计划”、“863计划”、国防预研和型号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申请专利1264件,2012年科技经费到款7.6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学校在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防973”)计划的水声、航行器、材料、反应堆工程、电磁兼容等技术领域承担的18项研究工作中,8项为技术首席,是海军装备领域担任技术首席最多的单位。
做视野开阔、空间宽广的科研
学校通过协同创新进入国家建设的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项目,主动与代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最高水平的中国船舶、中船重工、中海油、中核集团等大型企业、研究所开展实质性的产学研合作,努力践行协同创新。国家“2011计划”启动后,学校在与船海工程、核工业等众多大型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基础上,组建了“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核电安全与仿真技术”等协同创新中心,占得引领行业的先机,真正成为知识创新策源地,全力支撑国家在船海领域的科学发展和行业的转型升级。
学校与中船重工等35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与国内20个省、市的50余个城市建立了紧密产学研战略联盟。学校抓住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需求,把科学研究与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与中海油等“三海一核”行业内的最高水平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合作,承担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对企业的核心技术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在海洋工程大型深水立管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作业装备、水声探测仪器、深水潜器技术、潮流能专项等方面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2007年,原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海军“四方共建”协议签署,给学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多年来,学校坚持用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支撑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省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与一批行业企业构建了产学研联盟,设立了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面向区域经济、产业化前景好的创新平台,对接地方需求,让科研成果在地方经济上生根、开花、结果。
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和不久前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为学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社会思潮如何多元,哈工程人从哈军工这一光辉起点继承下来的终生不渝的报国精神,志存高远的拼搏精神,科学严谨的求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作为学校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支撑着他们追求卓越、自强不息。那份流淌在哈工程人血脉中的精神品格,根植于哈工程学子心中的报国情怀,始终是哈工程人前行的力量,使他们“可堪国家大用,能负民族重任”,使他们能磨砺出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成就,与祖国同奋进,用实干圆梦想,为祖国的深蓝梦想增添奔腾的力量!
推荐访问: 实干 圆梦 奋进 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