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理措施探究
摘 要:石油是维持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必备能源之一。石油产品的运输方式极为多样,但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之中,运输期间石油产品损耗最小的方法就是管道运输法。本文对地下水的石油类污染物治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以实际的石油管道工程为例,论述了输油管道泄露造成地下水污染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关键词:输油管道泄露;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理
前言:管道输油法因石油产品挥发损耗少且对环境污染小的特性而普及。但是,在利用输油管道运送石油产品的过程中,也会因管道施工材料或施工工艺问题而导致石油产品泄露,进而对管道敷设周边环境的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一旦发生泄露和污染,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做好应急处理,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1地下水的石油类污染物治理方法
1.1生物恢复法
应用于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治理方法的生物恢复法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异位生物修复技术。将污染物堆放至其他地点后进行生物处理。第二种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这种方法成本低,对环境的影响小且处理水平也比较高;但是,并不能实现对所有有机物的降解,甚至其中的微生物生长和不完全降解可能会再次引发污染。第三种是植物修复法。顾名思义,这种方法是利用植物代谢完成对污染物的转化并增加微生物活性,进而实现污染治理。
1.2原位处理法
原位处理法一直是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治理办法中的重点。这种方法利用化学药剂或压缩空气后的气提完成生物修复,达到降解目的。使用原位处理法的成本较低,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石油烃不暴露,这样就可以减少污染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次污染以及安全威胁。同时,这种处理方法在应用时,并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地表处理设施,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
1.3抽出处理技术
抽出处理技术就是将被污染的地下水抽取出来,经过治理后再将被净化的地下水回补于地表或地下水层。这种方法虽然工艺简单,处理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其使用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在处理抽出废水的过程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经济成本和基础设施,所以此方法的经济性还有待提升。
2输油管道泄漏后的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理措施
2.1输油管道工程概况
某输油管道全长780.5公里,干线长569.2公里,支线长度为211.3公里。管道内输送的是成品油,且管道途经江浙地区,沿线水系发达。该管线周边水源多为饮用地下水,而且地层以寒古系、石炭系和第四系为主。含水层也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该工程的输油管道敷设位置以及周边的地质水文条件,相关工作人员预测,一旦出现管道泄漏问题,那么水平方向的污染扩散距离最长可达3.2公里,垂直方向的下渗深度也能达到60米。
2.2土壤层污染应急处理措施
因为输油管道敷设于地表之下,所以在发生泄漏时会先造成土壤层污染,而后污染物由土壤层下渗至含水层,最终会造成地下水污染[2]。所以,要进行输油管道泄漏后的地下水污染处理,就必须先对土壤层污染进行处理。
输油管道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泄漏事件的预防,并做好应急准备。当发生泄漏时,相关维修人员应该在事故发生的一小时之内赶到事故地点。此时,污染物还没有大量扩散,其下渗深度也不高,大多停留在3-5米范围内的表层土壤层之中。只要及时进行污染治理,那么会大大降低土壤层被污染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可以降低石油污染物污染地下水的程度。事故发生后,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挖掘机,将被污染的土壤挖出堆放于统一地点,然后再进行集中处理。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提前挖掘塘坑,或者选择事故周围的低洼处,将所有被污染的土壤转移过去。在堆积土壤之前,应该先在塘坑内铺设具有防渗漏性能的塑料膜。转移污染土壤后,可以引清水入坑浸泡土壤,这样就可以让不溶于水的石油污染物上浮。而后,工作人员可采用水油分离器将污染物与清水分离,实现水体的净化;然后将其运送至污水厂,进行再次利用。此后,应该翻晒土壤,直至其污染物完全挥发。
这种治理方法工艺简单,作业流程少且成本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土壤和地下水石油污染物治理方法。不过,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如果发生管道泄漏的地区恰好处于人口稠密处或公共交通路段,那么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尽量避免对周围的人文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3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理措施
当发生管道泄漏进行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理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根据管道敷设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设定應急处理方案;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事故发生之前的管理检测记录和预判,迅速做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开展最有效的治理,降低输油管道泄漏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2.3.1工艺流程
在文中所列举的工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抽出处理法来完成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理。由于油水不互溶,且油液密度小于水;所以,泄露的油类会停留在地下水含水层的上部。地下水的下渗深度为10-50米,所以在治理时可以在地下水渗深度范围内选定特殊位置放置水力截获井。井深应位于地下的10-30米处,也就是含水层的上部;而且,在打井时应该顺地下水流向作业,每隔30-40米就可以打一口扇形水力截获井。借助于井,将污水抽至废水隔油池,经过水油分离后用活性炭再度吸附其中杂质,待水体被彻底清洁至达标后就可以将其排入临近沟渠。
在这一环节,工作人员着重把控了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水力截获井位置的选择。打井位置应该根据管道预测结果而定。本次输油管道发生泄漏后,污染物进入含水层的最大下渗深度为40米,而且其主流影响距离达到了270米。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合理判断后,决定在地下水下游主流方向的240米内布置水力截获井。共设置8口井,井与井之间的间隔为35米而井深60米。这样的布井方式,是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泄露事故实况进行分析后的成果,可以满足本次应急处理的需求。第二,地面处理工程。由于本次采用了抽出处理办法,需要将被污染的地下水抽取集中于地上的特定坑池内再进行治理。所以,地面工程内容包括隔油池、活性炭处理池、清水池以及水体输送管道。在各类型处理池的底部和四周,都应该铺设防水的塑料薄膜,这样可以放置在治理过程中被污染的地下水污染地面土壤。
2.3.2治理效果和规模
污染物治理规模应该根据污染物的扩散数量以及范围而判定。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发生管道泄漏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当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了解事故的发生原因、情况以及严重程度,让治理人员掌握第一手数据。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调阅档案,探查事故地点周围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信息,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水文条件和土壤类型,制定出最合理的治理方案。在本次的应急治理方案中,水力截获井布置在了重量浓度高于0.05mg/L的地下水下游主流处,这样可以确保经过一系列排油吸附的水体中的石油类污染物浓度低于0.05mg/L,可以满足治理标准。被污染的地下水得到净化,就可有效降低石油污染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结论:要治理被石油产品污染的地下水,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当地下水体被污染后,其水文条件就会变得复杂,要对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也变得极为艰难。同时,油液泄露先经过土壤层而后经过含水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土壤层污染治理的重视,提高治理效果,减少成品油泄露对地下水的污染。
参考文献:
[1]王瑞龙,孙丽苹.华北平原某油田采油井密集区水土污染特征分析[J].地下水,2018,40(02):48-50+57.
[2]李韵,李薇,黄奎,王冰,等.输油管道泄漏地下水污染模拟及预防措施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42(02):8-11.
作者简介:
赵超(1987.09--);性别:男,籍贯:陕西省西安人,学历:本科,
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安全环保。
推荐访问: 水污染 探究 应急处理 地下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