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学培养想象力研究
[关键词]细节,引导,情境,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18-04
理解历史需要经验。易中天先生主张40岁以后读史,他说,30岁以前不懂事,读历史书也是白读[1] (p.150)。意即:人生经验不足,读历史但不能理解。的确,少年时学历史,多半是看热闹,听故事。中学历史课程从初一年级开始,初中一年级的历史教学,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什么样的课程目标都无法实现。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历史想象力是关键环节之一。讲故事,说细节,在初中一年级主要就是培养想象力。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本文以七年级历史教学为例,依据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探讨初中一年级培养想象力的课堂教学路径,响应《历史教学》杂志的征文。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历史想象要有历史依据
历史不能复制,但可以想象。历史想象应是有根据的想象,没有根据或根据不足,在教学中就不宜引导想象。语文也需要想象,但文学的想象可以是完全的形象思维,按照文学创作常说的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历史的想象不能高于历史,不能没有依据。强调依据就是说,历史的想象要接近历史事实,想象只能弥补不能复原的空白。历史依据来自学术研究。学术研究依据历史留下来的材料,将历史还原到能够还原的程度,这样,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这样的历史被写进教科书,教师依据教科书的描述,在备课时充分了解了教科书描述的依据,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引导想象。假如教科书的描述依据不足,或不恰当地提出想象的问题,教师又没有认真备课,那么,要求学生想象,结果不仅不能培养想象力,而且会导致学生漫无边际地瞎想。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但创造所需要的是有科学根据的想象,瞎想培育不出创造力。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纠正学生的胡乱瞎想,为形成更缜密的历史思维打下基础,才能达到培养思维素质的目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主要介绍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北京人是俗称,应为“北京中国猿人”。教材说,“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教材“动脑筋”栏要求“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这是否可以想象呢?我们首先要讨论想象的依据。
“想像北京人的一天”,前提要搞清楚:北京人是不是人。北京人如果不是人,就不能让学生按照人的生存状态去想象;北京人如果还属于野兽,人对于野兽可以通过观察去想象。众所周知,北京人是俗称,应该叫“北京中国猿人”。在古人类学上,北京人属于直立人。现在世界公认,晚期智人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他们生活在距今5万至1万年前,山顶洞人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晚期智人的体质已经趋向于现代人,因此有人打比方说,如果给晚期智人穿上现代人的衣服,恐怕没有人能辨别出他的生存年代。而直立人生存在距今150万年至20万年前,学者根据其脑量,推测直立人可能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能力。但也有研究推断,由于直立人的脊髓不具有足够的神经组织,因此不可能像现代人那样很好地控制呼气,不能像现代人这样表达复杂的思想,至多能发出简单的哼哈声和各种叫声[2] (p.7)。因此,直立人是介乎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中间的另一种最原始的人类[3]。这个物种现在没有可供参照观察的对象,学者们也只是“推测”“推断”。人和野兽的区别更多的是无形的特征,比如人有智慧、有意识、有语言,这些不是化石能完全证明的。以制造工具作为人的标准,也存在争议。因为至今只有间接的证据:制造的工具。而这不是人类本身的化石。裴文中先生很早就指出了其中的问题[3]。
“想象北京人的一天”不能以人的生存状态去想象,也不能以动物的状态去想象。黑猩猩估计已经存在了500万年以上,是和人类比较接近的猿类,也可以说是人类在演化上最亲的亲戚。但黑猩猩毕竟还属于野兽。如果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最接近20万年前的状态,只有去动物园观察黑猩猩。但人和现代存活的猿在进化过程中已经是分道扬镳。这样的观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人类学知识才有意义。如果强调制造工具这个特征,用制造工具去想像北京人的一天,最不好解释的是考古的专业问题。打制石器是由天然石块发展而来的,天然石块的碎石与人工的碎石,在考古学上有一定方法来区别,这其中的知识太复杂、太专业了。
“北京人的一天”不宜提出想象的问题。因为教师无法指出学生想象中的合理与不合理成份。历史想象必须强调历史依据,没有依据的想象没有学科教育意义。
历史想象的依据和逻辑
历史想象的依据大致有文物和文字记载两种。初中一年级学生没有古汉语的基础,先秦的古汉语又是比较难懂的文字,因此,如果用文字记载的材料作为想象的依据,首先要解释古汉语的问题,这在课堂时间上不允许。初一教学的一节课要带领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用直观的材料展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对培养想象力,并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可行的。
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应该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青铜器及其文化意义。初一年级的学生太小,认识青铜文明还比较困难,但对于青铜器及青铜工业的发达,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想象力,形成深刻的印象。以往教学只停留在观察青铜器的精美,至多讲解到青铜制作的复杂工艺。其实,从培养想象力的角度设计教学,教师大有可为。
观察青铜器的实物大多数初级中学做不到,即使是现代制造的仿品,也难搬到课堂上去。但是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图片总是有的,找到更精美的图片也不难。这就很容易解决直观性的问题。启发想象力在于教师的讲解和问题的设计。
第一,教师要说明青铜是一种质地细密、坚硬又相对柔韧的材料,既可以用来铸造祭祀使用的礼器,也可以制造成锋利的武器。可以用图片展示不同用途的青铜制品,并指出,青铜礼器是当时贵族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是当时普遍的观念。
第二,告诉学生,青铜制品是铜和锡、铅;铜和锡;铜和铅的金属合金。根据不同的用途,合理地搭配铜、锡、铅的比例,能够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铜的延展性好,但强度低,铸造性能差;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铸造性、强度和硬度。加铅也是为了降低熔点、提高铸造性,但加铅同时也降低了强度和延展性。
然后围绕青铜器的制造环节,逐步提出想象的问题。
青铜器是多种技术和多种工艺的结晶,制作青铜器既要改变原材料的物理性质,同时也要改变其化学成分,制造过程远比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等复杂得多。首先要到山区找矿,商周所在的中原地区没有,需到山区寻找矿山。以那时的技术条件,古人怎么才能发现矿藏?找到矿苗,还要解决采矿、选矿和冶炼问题。那时没有铁器,工具用什么?古人怎样采矿、选矿、冶炼?炼出铜料后,古人怎么发现加锡可以增强硬度?怎样掌握加多少的比例?有些青铜器不同部位的合金比例都不一样。然后才是铸造问题,体量庞大、造型复杂的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青铜质地的武器,如刀剑、斧戈,怎样使之锋利?铜镜怎样使之光亮?
引导学生想象这些环节,不是为了探究这些环节是怎么解决的,主要目的,一是看他们能不能想到这些环节,图片上的文物就是依据。二是纠正想象的偏差,具体知识学生未必具备,但历史条件应该得到提示。而且想象也是有根据的。比如找矿,主要是根据地表征兆;开采有露天式的和打井、打斜巷式的;冶炼是用竖炉,等等。这样的想象主要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引导想象要有依据。在这些环节的想象中,逻辑也很重要。制造过程有生产和工艺的逻辑,解决各环节的问题有历史条件的逻辑。有逻辑才能克服没有价值的臆想。
甲骨文也是可以想象的。甲骨文造字本身就有想象的因素,如果完全是象形,就造不出那么多字,现代人认识甲骨文也有很多想象的成分。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字,甲骨文一个,是人字;两个,为什么是“从”字?我们的解释是会意,前后向从,其实就是想象得出来的,但不是瞎想。因为现在的“从”字是由繁体的“從”字简化而来的,两人相从有行走之意,在楷书形成时在“从”下面加脚,左面加行,表达行走之意;太复杂了,于是在实行简化字时借用古体字,还原到“从”[4] (p.18)。理解汉字造字的会意和指事,特别需要想象。对初一年级学生不必非明确说什么叫“会意”,什么叫“指事”,提倡想象力都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还有趣味性。
在想象中培养学习兴趣
不能要求初一年级的孩子理解历史,但可以通过教学使他们对学过的历史留下比较准确而深刻的印象。这也需要培养历史想象力。台湾清华大学的张元教授在“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中,讲到隋炀帝,连续提出“范文澜说隋炀帝是浪子,浪子的条件是什么?”第一次问,学生说是会花钱,他说不是,是长得帅,然后用材料证明隋炀帝很漂亮;第二次问,学生还是说会花钱,他说不是,是头脑聪明,再次用材料证明自己的说法;然后才是胡乱花钱[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脑子里的隋炀帝丰满了,可以想象了。以后再说到隋炀帝,学生脑子里一定会跳出张老师给的“浪子”的印象。这是“准确而深刻”的印象。这个过程也展现了有依据的历史想象。
其实,写历史就需要想象力。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但是他笔下的鸿门宴,犹如他本人在场亲眼所见一样,他笔下的许多细节都是合理的想象。学历史也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历史就成为死水一潭;没有想象,历史课堂就缺乏吸引力。比如七年级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科书说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几十万年的时间是怎么判断得知的呢?从教科书的表述可以得出:化石是证明远古人类的证据。那么,仅仅发现牙齿、头盖骨的化石就能够证明远古人类的存在吗?在考古学上,化石发现的地层所属的年代、与化石同一地层发现的动植物化石,都是证明远古人类化石的证据。那么,在严谨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出:假如你发现一块很像人类牙齿、骨骼的化石,是不是就可以认定为远古人类的发现?与远古人类同时存在的动植物是可以想象的。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科书在课文后提出的两个问题,很有意思。“史书记载: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人。真够狠的!”对应的另一个问题:“史书记载未必可靠。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秦将白起手下至少要有八十多万人。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这两个问题设计的非常好。其实,这件事学术界曾有过质疑。“坑杀”四十多万,怎样坑杀?四十多万岂是个小数字,逐个杀头都费些时间呢,挖坑谈何容易?为何非要坑杀?赵国原来有多少士兵?秦国全国有多少士兵?四十多万这个数字为什么不可靠?这里面的细节启发学生想象,质疑到每个环节。学生想象可激发兴趣,也有潜在的识别证据的意义。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要讲昭君出塞。王昭君在现在湖北省兴山县长大,利用地图指出兴山县在湖北宜昌以西、长江北面。在地图上再指出南匈奴所在的现今内蒙古与华北接壤的一带,即长城以北地区。这两地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草原大漠风云变幻,气候不像南方那样温暖。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与长江一带的汉民族,又有很多不同。游牧民族也没有很好的卫生习惯。王昭君33岁就死了,她为民族和睦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有了这些铺垫,让学生想象昭君出塞所遇到具体生活困难,他们才会产生情感,建立深刻的印象。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材有一幅“丝绸之路”的地图。丝绸之路的艰难要启发学生想象。教师应该充分准备地理知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沙漠,了解中亚的地形地貌,告诉学生:往返丝绸之路一趟,时间短的,两三年;时间长的,七八年。那时,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量应该不会很大。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也需要用想象力去体验。因为,按照教材所绘制地动仪,文字解释说是铜质的。那么,圆体内的铜柱有多粗?用细铜柱,附近有车马过也会产生震动,铜柱也会发生倾斜。用粗一些的铜柱,多粗的铜柱合适?铜柱是立在圆体内底上吗?这样的地动仪能测到千里以外发生的地震,但仪器没有地下部分怎么会产生感应?这个地动仪要做成多大体积的?这样的想象也是探究,尽管老师也不能给出完整的答案,但对启发学生思维是有意义的。
我们还能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说明想象力在学习历史中是非常必要的。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初学历史,主要以感知历史为主。感知需要想象,有了想象才能够进入历史情景,才能留下深刻印象。历史的想象力需要培养,不是看了历史课本就自然会产生想象。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历史想象力,研究教学中具有典型的想象力价值的内容,启迪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
【作者简介】郑春红,女,1971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延边州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任世江】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闲话读书时间[J].新华文摘,2011(9).
[2]安家媛.北京人的发现[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3]裴文中.谈“人”与“不是人”[J].历史教学,1962(8).
[4]左安民.细说汉字(修订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5]张元.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J].历史教学,2008(19).
推荐访问: 想象力 七年级 历史教学 培养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