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

2022-05-08 19:00:04 | 浏览次数:

【摘 要】伴随着经济增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步下降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步上升是一条普遍规律。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与此相适应,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平稳增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迅速提升。在“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还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形成以第三产业就业为主导的就业格局。

【关键词】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就业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趋于下降,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平稳增长,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已达到7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也达到50-60%。目前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第三产业已成为劳动力最集中的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与此相适应,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平稳增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迅速提升。目前,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力军。

一、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增长变化趋势及构成

(一)三次产业就业增长的总体概况及构成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就业总人数为7642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26594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22544万人,第三产业为就业人数27282万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4.8%,29.5%,35.7%。而在1990年,全国就业总人数为6474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38914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13856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11979万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60.1%,21.4%,18.5%。从1990年到2011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下降了25.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7.2个百分点。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第二大产业。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第一大产业。从总量上看,21年间,我国就业人员人数共增加了1167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减少了12320万人,第二产业增加了8688万人,第三产业增加了15303万人。第三产业不仅容纳了大量新增劳动力,而且还吸纳了从第一、二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从业人员,成为了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

(二)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变化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按新口径编制发布的行业分类统计数据,自2003到2011年,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都保持了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增长4.1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82.1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3.0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1.02%;金融业增长43.02%;房地产业增长106.8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56.1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增长34.5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3,5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长13.45%;教育业增长12.1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39.7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增长25.33%。就业增长速度较快的几个服务业子行业是: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及住宿和餐饮业。而就业人数(截止到2011年底)较多的几个服务业子行业是:教育业(1617.8万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467.6万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679.1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662.8万人)及批发和零售业(647.5万人)。

二、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水平的国际比较

(一)与国际就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相比

国际上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表明,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就越大。赛尔奎因和钱纳里的研究表明(1980年美元),在人均GDP为500美元时,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65.1%、13.2%和21.7%;在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51.7%、19.2%和29.1%;在人均GDP为2000美元时,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38.1%、25.6%和36.3%;在人均GDP为4000美元时,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24.2%、32.6%和43.2%;。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2006年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2010年人均GDP超过了4000美元。与此相对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2003年为29.3%,2006年为32.2%,2010年为34.6%。数据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动趋势在人均1000美元和人均2000美元阶段,基本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的模型相符。但在人均4000美元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则比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型显示的世界平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要低很多,相差8.6个百分点。这说明,在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之后,我国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在趋缓。

(二)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结构相比

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5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1992年分别为72.5%、58.5%、59.0%、71.3%和65.8%,平均为65.4%。而秘鲁、哥伦比亚、菲律宾、泰国和埃及几个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1991年分别为74.1%、68.4%、38.9%、26.3%和43.6%,平均为50.3%。1992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28.6%,比发达国家1992的第三产业就业平均水平低36.8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1991年的第三产业就业平均水平相比低21.7个百分点。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5.7%,仍比90年代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就业的平均水平低很多,这说明我国目前第三产业整体就业水平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三、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的原因分析

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上升,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李江帆教授在《第三产业经济学》(1990)揭示了服务需求上升律规律,并指出这一规律发生作用须具备三个条件:(1)相当多服务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高于实物产品;(2)社会收入水平达到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高度,并不断提高;(3)居民闲暇时间不断增多。这三个条件其实是相互联系的。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闲暇时间将会随之增加,居民对服务产品的收入弹性也将超过实物产品。

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09.8元,比1990年的1,510.2元增加了20299.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3元,比1990年的686.3元增加了6291元。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极大变化。居民用于食物的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服务产品消费的比重逐年上升。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90年为54.2,2011年降为3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90年为58.8,2011年降为40.4。恩格尔系数平均在40以下,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已到达或接近富裕程度。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在闲暇时间的增多上。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一周双休制,后又增加了“五一”、“十一”长假和清明、端午、中秋传统节日假,使居民每年闲暇时间增加到115天。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使人们更多地从事休闲娱乐旅游活动,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第二,国家方针政策推进了第三产业较快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政策。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1993年,国家计委发布了《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1998年,国家计委发布了《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2001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力度,促进了第三产业较快发展。

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一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其城镇化水平往往是同步的。城镇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越大。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其第三产业在就业中的比重也达到70%以上。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虽不高,但其城市化水平都比较高,使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达到65%左右。我国自90年代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在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及2011年分别为26.4%、29.0%、36.2%、43%和51.27%,对应年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18.5%、24.8%、27.5%、31.4%和35.7%。从1990年到2011年,城镇化率上升了24.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了17.2个百分点。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水平和第三产业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的关系。

第四,服务业行业的高收入效应,吸引了劳动者的流入。

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城镇单位各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1,799元,其中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为19,469元、36,665元和32,103元,都低于平均水平。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为81,109元、70,918元、64,252元、47,878元和47,078元,都高于平均水平。收入水平的较大差异使劳动者在选择工作时往往向第三产业倾斜。

四、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就业规模和质量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到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和发展中国家50—60%的水平。因此第三产业就业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12年12月1日,国务院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比重,提升服务业水平,提高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促进第三产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行业至今仍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如电信、银行、证券、保险、铁道、民航、邮电通讯、外贸、教育、卫生等行业。垄断既限制了其他资本的进入,制约着行业发展,又导致服务质量低下,损害消费者利益。打破行业垄断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将这些服务行业对社会开放,允许和鼓励非公有经济成份和外资进入,培养多元化的竞争主体。通过公平竞争,增加服务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大力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第二,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扶持新兴服务行业。目前,社区服务、房地产服务、旅游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教育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增长很快,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对此,有关部门应制定优惠鼓励政策,在资金、税收、用地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要加强管理,制定统一标准和行为准则,推进这些行业规范发展。

第三,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城镇化和服务化的有机结合。我国城市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后要按照以大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依托的原则来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实行“功能城市化”政策,将城市视为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扩大城市经济能量。与城镇化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我们要强化服务产业支撑,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第四,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天地。农村传统的服务业如商业、饮食、理发、交通等需要进一步发展,而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金融、农业科技服务、教育、卫生、体育和文化业以及社区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些新兴的农村第三产业急需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农村第三产业,要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加大对农村第三产业的投入力度。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而大大拓展整个第三产业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程怡.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因果关系[J].池州学院学报,2013(4).

[2]付春光.我国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有效性研究[J].学术研究,2011(11).

[3]张静,等.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

[4]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周训清(1965-),男,湖北武汉人,经济学硕士,广州海航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政金融。

推荐访问: 产业发展 相互关系 增长 就业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