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小剧场,探索戏曲演艺空间新形态
【摘 要】小剧场是催生高度戏剧文明和培育戏剧观众的阵地,当前小剧场对中国当代演艺生态的繁荣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戏剧是人类文明重要的艺术形式,戏曲是中国戏剧的精髓。当前,戏曲正面临不容忽视的严峻的生存发展与振兴问题。而从2014年开始举办的首届中国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为处于探索期的当代中国小剧场戏曲演艺空间探索了新形态。本文以“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为案例,分析戏曲小剧场,当代小剧场戏曲的作品,艺术节的产业运营模式及节庆文化品牌的打造,进而探索戏曲演艺空间的新形态。
【关键词】小剧场;戏曲;节庆品牌;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004-03
一、2014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是建国以来,首次以小剧场戏曲作品集中展演的艺术节。2014年10月16日,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在北京繁星戏剧村成功举办,艺术节为期一个半月,邀请了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13部优秀小剧场戏曲作品,先后进行了50场不间断的演出。
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繁星戏剧村承办,每年固定在10月至12月于北京举办,至今该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四届。自2014年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举办以来,繁星戏剧村共邀请来自全国各地戏曲院团参与演出的剧目为64部,演出场次累计240场,涉及20多个戏曲种类。艺术节活动期间观剧人数达92303人,剧目的平均上座率达到80%,其中青年观众占65%。同期展览吸引20292人,参与讲座的人数达到1000余人,参与活动的人数达到16473人。
艺术节综合社会效益好且品牌影响力巨大。艺术节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但如今,随着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其良好的运营经验和文化节庆的产业模式给戏曲的振兴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思路。艺术节从剧目选择、剧目演出排期、宣传营销,到市场活动组合方面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运营体系,从而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消费戏曲、体验戏曲、传播戏曲、爱上戏曲,为当下戏曲的振兴和发展开辟出了一条新道路。
艺术节致力于探索小剧场戏曲演艺空间的新形态,通过集中展演的形式,让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让戏曲能够回归主流文化消费市场。作为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艺术总监周龙表示:“‘小剧场’是一种新型的演艺形式,舞台形式非常灵动且内容题材包容能力强。小剧场戏曲激发了戏曲创作者们探索戏曲舞台艺术更多的可能性,激励更多年轻的创作者投入戏曲艺术创作。‘小剧场’创作空间大,投入少制作成本小,表演形式深受年轻观众的青睐,有很好的票房表现,对戏曲在市场面前所遇到的困境和未来的前景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二、戏曲小剧场及小剧场戏曲作品
当下,中国戏曲已陷入因为多年来创作观念的束缚和当下流行文化新发展的未知而显得陈旧与僵化的境遇,观众流失、市场萎缩、院团萧条,戏曲在年轻人群体中几近陷入“看者稀少,演者寥寥”的困境,因此,当代中国戏曲必须探索新的戏曲出路,克服戏曲危机、构建戏曲与观众新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需求下,小剧场戏曲应运而生。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约30年间,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戏曲界,开始了一系列实验性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这些戏曲创作实践的实验性、先锋性特质,带有明显的“创意剧场”的意味,又与中小型剧场的空间结构联系得分外紧密,同时受到了话剧“小剧场运动”的启发和影响,因此,人们通常将这些中小型实验性戏曲,称之为“小剧场戏曲”。[1]
小剧场戏曲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当代戏曲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历史分野。它对各种艺术样式的渗透、借鉴和对戏曲自身的创新与探索,既顺应了中外交融、中外碰撞的时代潮流,又为古老的戏曲艺术拓展了生存空间。[2]小剧场自由、开放的空间场所也带来了戏曲观演关系的变化,近距离的演出和观赏,对戏曲的表演、唱腔、舞美等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极大地考验了演员的艺术功力和舞台表现力,同时极具感染力的舞台效果也能更加迅捷地建立起戏曲与年轻观众之间的情感碰撞与共鸣。[3]
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与当下小剧场戏曲演出的空间形態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戏曲镜框式舞台以及茶座式的观演关系与当下黑匣子小剧场,多面观众席的观演关系形成了很大的对比,这也是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对戏曲演艺空间新形态的一种新探索。
相比于传统戏曲小剧场戏曲具有一定的实验性,这不仅仅是把大剧场演出压缩到一个小空间,而是主要体现在剧目思想内涵上的探索和艺术呈现上的实验。从题材上看,小剧场戏曲主要有三种。一是原创,如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展演作品《倾国》《荼蘼花开》《惜娇》等。二是从传统戏剧的孤本、残本中选取题材。如《怜香伴》。三是对传统剧目的重新演绎,如《三岔口2017》,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经典剧目重新演绎的《三岔口2017》在2017年6月和10月赴罗马尼亚和希腊进行演出,这也是通过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原创的作品经过市场观众和行业内的检验之后,中国戏曲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登陆到国际舞台。该剧并没有过多的台词,以京剧武打的方式配之幽默的表演形态,让外国观众也能无语言障碍地领略到中国戏曲的美。
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每年除了邀请展演剧目之外,还进行原创剧目的邀约创作。作为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开幕大戏的《倾国》人物设置独特,在内容上,相比较传统的西施倾国的题材,该剧进行了重新的创作和解构。形式上,该剧采用戏曲、话剧、手偶剧交织组合的方式呈现。从《倾国》中,我们可看到新的尝试。小剧场戏曲只是戏曲表演形态的其中之一,但正因为是小剧场,也给了大家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性,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能够从了解到喜爱上戏曲,从而也给戏曲发展探索出了新的尝试。[4]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闭幕剧,对本土名剧进行整合新创的小剧场昆曲《一旦三梦》,在追求昆曲走向小剧场上尝试了新的探索。从剧目上来讲,昆曲在小剧场中是最落后的,但同时昆曲又是最受年轻人喜欢的。该剧的导演廖向红在创作中表示,我们在“一桌二椅”的基础上,要考虑到昆曲有这么一句话“昆曲是听得见的园林,园林是看得见的昆曲”,所以该剧在舞台呈现上就把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5]另一部艺术节参演剧目京剧《马前泼水》就更具代表性,作为北京京剧院小剧场京剧代表作之一,《马前泼水》从形式到内容体现高度的创新精神与实验性。在剧本结构和舞台表现形式,不再遵循传统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铺排故事情节,而是以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轨迹为基本脉络,凸显人物的情感意象,使故事在不同时空中穿越转换,揭示人物情感变化,让故事得到新的解读。
在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中,这种案例并不罕见。为了构建起小剧场戏曲与青年群体的联系,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主办方调动一切手段和力量,大量扶持青年戏曲导演及团队的剧目展演,努力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创演平台,使他们能迅速成长为戏曲艺术的接班人。青年导演创作的戏曲作品,更倾向于用现代的手法展现时代的审美特征,使得当下的年轻观众能够从审美角度重新定义对戏曲的认知,从而欣赏戏曲、热爱戏曲,年轻创作者通过这种舞台作品的呈现,也给戏曲孕育了全新的未来。
三、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作为城市品牌活动的价值
在国际上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艺术塑造了城市文化形象,展示了城市的文化魅力,提高城市的美誉度和识别度。(二)艺术节能够促进旅游发展,为城市文化消费提供新的增长点。(三)艺术节能够促进提升城市公共的艺术空间。
艺术节不应该只是精英的狂欢,而应该是大众文化共同参与的活动。艺术节再也不是为精英文化人群服务的时尚,它正逐渐变成大众文化消费的目标选择,是城市或国家营销策略中的关键因素,是行业可持续发展出路的新谋求。艺术节作为一个城市的集中性事件,往往将剧目演出、艺术展览、艺术品交易、学术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在一定时期之内集中举行。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即是集剧目演出、艺术展览、学术交流、惠民活动、艺术衍生品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节,尽管在规模上还不能构成像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戏剧节那样具有较大规模和世界级的影响力,但是该艺术节对北京市西城区乃至北京市的城市文化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不论是高度发达的国际化都市,还是地方性城市,都想通过举办艺术节来提高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影响力。而曹禺先生曾也说过“小剧场是催生高度戏剧文明和培育戏剧观众的阵地。”当前小剧场对戏剧演艺生态的繁荣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北京作为国际一线大都市,每年有各类文化事件,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也是建国以来首次以小剧场戏曲集中展演的形式亮相在北京舞台。同时为了加快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每年十月固定举办的“当代小剧场戏剧戏曲艺术节”活动就是北京重点的文化品牌活动,艺术节不仅给中国当下的年轻戏曲创作者提供了创演平台,更为中国当代社会传统戏曲的复兴打了一针有力的强心剂。
四、戏曲演艺生态发展的思考
相比于昆曲、京劇等大众熟知的传统戏曲以外,在当前的戏曲发展的衰微阶段,地方戏曲发展的困境尤为显著,地方戏曲产生于传统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原生性、本土性的艺术形式,融合了诗词、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元素,千百年来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娱乐方式。地方戏曲也是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血脉,是中国戏曲的根与魂。历史上的地方戏曲曾是传统社会中重要的精神文化消费方式。当代地方戏曲遇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地方剧团倒闭,演出量锐减,市场严重萎缩,观众年龄层段不断提高,无法吸引年轻一辈观众和相关曲艺人才。而加强和保护地方戏这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地方戏自身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需要政府、社会和艺术家的共同努力。
在这一方面,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就极具前瞻性地走在行业前列,截止到2017年项目成功在京举办四届,演出至今已有河北梆子、藏戏、山东柳子、评剧、越剧、湘剧、滇剧、豫剧、黄梅戏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经典代表剧目展演,传承宣扬地方戏曲文化。
与此同时,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剧目展演并没有将传统戏曲艺术刻意拔高,而是从时代视角出发将众多戏曲元素与时下流行元素相结合,在保(下接第13页)留剧本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在舞台呈现上进行创新,打造年轻人看得懂、易喜爱和接受的戏曲作品。其中,也不乏很多具有实验性的原创小剧场戏曲作品在展演过程中进行超百场的不间断演出,吸引了广大的年轻观众参与,特色主题活动应接不暇,与观众亲密互动,形成了经典与流行混搭、传统与先锋齐飞的国内传播与交流戏曲艺术的重要平台。
另一方面,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从成立至今也大力尝试借助多样的艺术媒介,创造新的传播戏曲艺术的话语结构,激发戏曲活力,营造与保障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更加丰富和完备的社会文化生态,使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
当代小剧场艺术节集中式的戏剧和戏曲驻场演出模式不仅使戏剧产品的艺术质量得到保证,在演出场次也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链式的运营产出并且带动相关产业和衍生产业的集成互助,降低经营成本,分摊市场风险,保证项目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不仅为戏曲这门艺术培育许多年轻的市场观众,通过小剧场戏曲展演的形式将更多的年轻观众带进艺术殿堂,走进剧场。而在进一步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本土区域内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推动和提升北京市整体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戏剧产业以及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运营经验也必将会发挥重要的行业示范效应,有利于打造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艺术创作环境,更能营造出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良好局面。
毋庸置疑,新世纪以来的这一场戏曲小剧场运动,已经成为戏曲艺术同步时代、贴近青年、面向未来的有效途径。在影视与互联网传播平板化、手机化的时代,小剧场戏曲正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仰望经典,欣赏戏曲。虽然戏曲演出市场在慢慢复苏,但戏曲将成为一种相对小众的艺术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小剧场戏曲能不能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演出,还需要进行大量摸索。
参考文献:
[1]谢柏梁.当代“小剧场戏曲”的发生与发展——中国实验性戏曲谱系之梳理[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5(02).
[2]郑飞.小剧场戏曲的探索与美学追求——从《马前泼水》到《浮生六记》[J].艺海,2013(06).
[3]余非.当传统戏曲遭遇现代小剧场[J].文艺报,2011(12).
[4]俞思含.若人生如戏,请倾情入戏,观新编小剧场戏曲《倾国》[J].剧作家,2015(6).
[5]徐丽松.小剧场戏曲此道不孤:昆曲《一旦三梦》研讨进行时[J].戏剧文学,2015(03).
推荐访问: 戏曲 演艺 探索 小剧场 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