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1949年内蒙古歌剧《十五的月亮》探析

2022-05-09 10:45:02 | 浏览次数:

zoޛ)j馝}}}}}i<==m<=_xky总结了帮助蒙古族学生创造民族戏剧的经验;第一,“汉人来写汉文的蒙剧”——汉族教师先熟悉内蒙民俗,记录蒙古族民歌,并创作了一个汉文小歌剧《断发记》。第二,“汉人与蒙人合写蒙文歌曲”——蒙古族同学写作歌词,安波等老师谱写了《云泽主席歌》《骑兵歌》《爱马歌》等歌曲。第三,“汉文蒙剧译成蒙文蒙剧”——鼓励蒙古族学生把《断发记》译为蒙文演唱。第四,“少数蒙人来写蒙文蒙剧”——蒙古族学生集体创作了《纺车与线锤》和《酒》两部蒙古族歌剧,音乐由学生自配。这种师生平等的“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探索满足了当时的教学需求。海默是参与上述活动的主要教师之一,他在《十五的月亮·前记》(以下简称《前记》)中说;蒙古族短训班“连小孩都会讲很好的民间故事,……无论老少男女都会唱很多的歌,……还不断告诉我许多乡村中蒙民中翻身的故事,和蒙古的历史革命故事,加上我自己曾经见过林西的严寒,参加过王爷府的土地斗争,也曾调查过蒙古民俗,和在内蒙繁荣的商业城市赤峰和朝阳得到的生活知识。这一切在我脑里构成了一个内蒙生活的缩影。”海默正是在这种革命生活锻炼和蒙古族文化语境熏陶中,开始了蒙古族题材的文学创作。他最初写作了两个小剧本,译为蒙文演出后受到蒙古族人士的热烈欢迎,于是“决心从事这个大型蒙古民族歌剧(笔者按;指歌剧《十五的月亮》)的写作。”

鲁艺的“东蒙民歌采集活动”,也为《十五的月亮》提供了音乐素材。1946-1948年,安波、许直、胡尔查等鲁艺师生发起过一次东蒙民歌的采集活动,搜集整理了《嘎达梅林》《牧歌》《诺恩吉娅》等一批优秀的蒙古族民歌。许直当时与海默住在同一个炕头,其搜集东蒙民歌的动力之一,就是要为《十五的月亮》提供音乐素材。海默也在《前记》中说;“为这剧本出力最大的是许直同志,假如没有许直同志日以继夜地记录蒙古民歌,提供了这剧本中的主要音乐内容的话,这剧本也不会完成得这样顺利。”因此,东蒙民歌采集活动既为歌剧《十五的月亮》提供了音乐材料,《十五的月亮》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蒙民歌采集活动的开展。

此外,海默虽非音乐家,对于民歌民谣却很有积累。他在鲁艺文学系任教时主讲《民歌》课,其“对民间文学有一种特殊的喜爱,……还能唱各地不同曲调的民歌,一讲起课来,广征博引,既生动又有趣。……走到哪都做搜集工作。”1949年教育书店出版的两辑《现代民谣》,就是他在该领域的代表性成果。海默另在歌剧《白毛女》中饰演过杨白劳,在眉户剧《大家喜欢》中饰演过老村长。这些都是他能够利用民歌创作《十五的月亮》的原因所在。

歌剧《十五的月亮》是海默1949年到武汉后出版的,但应主要完成于鲁艺所在地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的那拉碧流村。1949年元旦海默离开那拉碧留村前,该剧已基本完成。他在《前记》中说;“在写作中全体蒙古同学成了我的最好的老师,其实就是我和他们的集体创作。初稿完成后又请了我的第二个老师,内蒙民族自治学院的教职学员帮助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在此次修改中自治学院的秘书长佐治同志曾允许研究室的同志们暂时中止其他工作来帮助订正这剧本中政策上和生活上的缺点。……我尤其应该感激思秦同志,胜利催促着我南下,为了突击完成这本献给内蒙的礼物,她每天只睡四五小时曾连续一星期不停地帮我抄写和校对”。思秦(斯琴高娃)也回忆,当时海默“一边写,一边让我抄写,他改一遍,我抄一遍。”歌剧《十五的月亮》写的是内蒙的题材,也写作于内蒙(热河),是海默“献给内蒙的礼物”。

二、《十五的月亮》的剧本

内蒙古歌剧《十五的月亮》共4幕9场,它以男女主人公巴特尔朝鲁(以下简称“朝鲁”)和沙仑其其格(以下简称“沙仑”)的爱情苦难为线索,表现了1931至1949年北方草原某旗蒙古族人民受王爷、喇嘛和日本人的压迫,最终走向反抗、在人民军队的带领下翻身解放的故事。序幕在草原宁静的生活中拉开。沙仑和孩子们用歌声憧憬“十五的月亮”这一蒙古人最高的理想天堂,马倌朝鲁以打狼救人的英雄形象出场。第1幕叙述了朝鲁通过对歌向沙仑表白,赢得了她的芳心。巴图代表朝鲁提亲,讲好以三年为限,挣五匹马二十只羊作为彩礼。在第2幕中,北方草原已沦为日本人统治,王爷摇身一变成为日伪的旗长;民众被逼修建王府,自己的家园却被毁;朝鲁为王爷放了三年马,最终被当了喇嘛的亲哥哥告发逃亡;沙仑被逼嫁给一把斧头,沦为了王府的奴隶(性奴)。第3幕以类似《梁祝》“楼台会”的形式,描述男女主人公在井台相会,以琴声和歌声互诉衷肠。在第4幕中,参加了解放军的朝鲁回来发动民众占领了王府。在尾声部分,朝鲁与沙仑举办了新式婚礼,新郎新娘一同唱起了歌唱新生活的《十五的月亮》。

推荐访问: 蒙古 探析 月亮 歌剧 年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