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2022-05-09 12:50:03 | 浏览次数:

[摘要]岩溶地区广大群众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探索了许多有效的农业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对治理石漠化、促进岩溶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黄锡富,广西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胡宝清,广西师范学院资环学院教授,广西 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8)02—0128—05

广西岩溶地区广大群众和科技人员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根据岩溶石漠化地区不同气候、植被、资源等的差别,探索总结出了一批成功的农业发展模式。

一、恭城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农业发展模式

1.立地条件

模式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东北,境内以中山地貌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1460毫米。全县岩溶石山面积23.4千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0.95%。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19.43千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6.56千公顷,分别占岩溶地区土地总面积的16.8%、5.7%。全县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面积0.41千公顷,占2.1%;中度石漠化面积1.57千公顷,占8.1%;重度石漠化面积17.44千公顷,占89.8%。

2.发展技术思路

通过建设沼气池,利用秸杆和人畜粪便,获得清洁而便利的沼气能源,沼液可作肥料,用来种菜、种粮、种果,实现能源、畜牧、林果、粮食等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把柑橙、月柿、沙田柚、桃李、毛竹等作为主导产业,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充分利用产品优势,发展果汁、果酒和月柿加工等特色产业;依托“富裕生态家园”示范点和新农村建设,以“两节”为载体,以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为主要内容,初步形成了特色生态旅游产业。这种模式是依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通过沼气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及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沼气的多功能和综合效益,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发展生态农业,又减少了森林的乱砍乱伐,减少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性保护。

3.主要技术做法要点和措施

一是“猪—沼—稻—果—鱼”应用形式。采用此模式的农户约占总农户数的15%。他们利用人畜粪便做原料生产沼气,以沼气作为生活燃料、照明和果品保鲜,或用沼气点灯诱虫蛾喂鱼;用沼渣作水稻等粮食作物和果树的基肥;沼液用于稻果浸种、水稻和果树的叶面及根外追肥,养鱼户还用沼渣养鱼。

二是“猪—沼—稻—果—菜—蚯蚓”应用形式。采用此类模式的农户约占总农户数的5%。以城镇近郊农户为主,主要利用居住地的经济区位优势,种植蘑菇、菌类或蔬菜供应城镇居民;有养殖技术的还饲养蚯蚓,用其饲喂猪、鸡、鸭。此种模式能形成较大能量流和物质流的良性循环。

三是“猪—沼—稻—果—菜—加工”应用形式。采用此模式的农户约占总户数的74%,它的特点是除具上述两种模式的综合利用方式外,还利用富余的沼气带动柴油机作动力加工,形成种养加的良性循环。

四是“牛(猪)—沼—果—林”应用形式。此模式主要应用在林区,用户占总户数的6%,它除具有上述模式综合利用特点外,农户主要用沼液浸树种、幼苗喷施,可使树苗生长茁壮,提高成活率,增强防治病虫害能力。

4.模式成效

经过20年的不断努力,恭城县基本形成了以林、果为龙头,沼气为纽带,种养相结合的循环利用良性发展之路。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3.3亿元,农业总产值1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1元,农民从水果业和生态农业旅游中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水果面积27.5千公顷,产量50万吨,人均水果面积、产量、收入名列全区前茅,其中主要水果柿子7.24千公顷、柑桔12.7千公顷、沙田柚5.12千公顷;年生猪出栏34.9万头;有沼气池5.739万座,人户率88%。农户使用沼气后,以每户每年节柴2400公斤计算,5万户农户用上沼气,一年可减少烧柴1.2亿公斤,相当于每年少砍伐4万亩森林。2006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7.02%。

5.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柑桔面积较大,种植时间长,面临品种老化、黄龙病侵害,影响产量和产品质量。二是农户种养规模过小,技术、销售、管理等缺乏统一规模管理,难于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三是一家一户的沼气池建设也加大了建设成本,难于适应种养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四是农副产品生产的分散和加工比重过低,农产品附加值难于实现,农民增收渠道不多。

二、忻城县喀斯特环境恢复生态治理农业发展模式

1.立地条件

忻城县地处广西中部,境内岩石遍布,山峰林立,石山区面积165.42千公顷,占总面积的65.1%。2005年全县石漠化土地达117.88千公顷,其中重度64.13千公顷,中度36.32千公顷,轻度17.14千公顷,潜在石漠化39.70千公顷,其中没有林木或灌木覆盖的裸岩面积14.91千公顷,石漠化及潜在石漠化占全县石山面积的95.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2%。

2.发展技术思路

遵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山上竹林花,山下蔗桑粮,家中猪牛羊,沼气水柜进农家”发展模式,循序渐进,讲求实效。结合造林灭荒、绿化达标运动、石漠化试点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公益林补偿等,对宜林荒山荒地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和进行封山育林,大种任豆树、竹子和金银花,扩大森林面积,增加石山区植被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在山下平地或缓坡地培育蔗糖业、桑蚕业和畜牧业等重点产业,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3.主要技术要点和措施

一是借助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治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切实解决石山造林绿化和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

二是科学制定环境恢复综合规划。根据喀斯特环境恢复目标,采用农户直接参与形式,制定未来5~10年发展规划。

三是提高单位产值产量,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和粮食产量,为区域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推广良种良法,培育和选择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种,深入推广科学的种植方法,如地膜玉米、聚土垄作等;调整结构,大力发展桑蚕业等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对不同类型的石山分别采取封、补、退、造等办法,促进其成林。

五是搞好能源发展,通过普及推广省柴灶、建沼气池等,发展可替代能源系统,不断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使山林得到休养生息,提高石山区造林绿化成效。

六是制定村规民约,明确村民对所承包的山地享有的管理权利和维护义务。

七是抓好培训,提高村民经营管理山地的技术

能力,让村民从经营山地中获利,提高村民爱山护山的积极性。

4.模式成效

从2001年开始,经过6年努力,全县共完成造林46.8千公顷,封山育林92千公顷,相当于前lO年造林面积的5倍。全县共建有沼气池32638座,沼气池人户率38.1%,减少森林资源消耗7.11万立方米;推广省柴灶79420户,占总户数的89.2%。到2006年全县原料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发展到20.41千公顷、126.05万吨,有糖厂1家,日压榨能力4500吨;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发展到9.11千公顷、1.4万吨。金银花种植面积发展到2.59千公顷,建立了金银花脱水加工企业,生产“八寨”牌金银花茶,并荣获广西“农业新兴优势产业发展奖(中药材)二等奖;畜牧业猪、牛、羊、兔出栏量54.07万头、4.40万头、11.31万只、12.64万只,畜牧业快速发展,获广西“农业新兴优势产业发展奖(草食动物)三等奖。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07元增加到2479元,增加1372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5.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薄弱,生态环境仍然脆弱,自我造血功能欠缺,农村面貌改变还依赖于外来输血,尚需建立和健全石山地区扶贫机制。二是退耕还林如果到期没有补贴,群众为了解决生活,势必通过砍树卖钱,扩大种植农作物面积等手段增加收入,久而久之,又回到治理前的状况。三是因终止外来援助,群众返贫、向山上要粮反弹现象难于克服,给石漠化治理增加了难度。

三、平果生态治理发展模式

1.立地条件

平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总面积248.5千公顷,境内石山区地形主要为岩溶峰丛洼地、峰林谷地。全县石山区面积156.48千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2.9%。其中石山区石漠化土地83.37千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14.93千公顷。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0.27千公顷、中度2.96千公顷、重度80.14千公顷,分别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0.3%、3.6%、96.1%。生活在大石山区的人口有43.4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1%,人均耕地面积约0.04公顷。全县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春旱严重,全年降雨量1300mm左右,降雨量主要集中在5~9月份。

2.发展的技术思路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生物工程治理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剑麻、霸王花、甘蔗等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开展沼气池建设,推广节能灶、液化汽,改燃节柴,减少群众烧薪材量,确保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效果;采取异地开发,人口搬迁,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实施秸秆氨化和山羊舍饲圈养技术推广项目,有效地限制牛羊放牧对植被的破坏,从根本上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

3.主要技术做法和措施

一是生物治理措施,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相结合,提高植被覆盖率。应用造林新技术,主要进行任豆树截杆造林、营养杯造林、熟地点播造林、竹子小苗移筐造林。特别是竹子小苗移筐造林,一次造林成活率合格面积均能确保在95%以上,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营造“竹子+任豆”、“木棉+任豆”、“木棉+竹子”、“木棉+银合”欢等多种混交林模式,其成活率和保存率都达到预期目的。二是采取“任豆+剑麻”、“任豆+霸王花”模式大力发展适合石山区生长的剑麻、霸王花经济作物,既能治理石漠化,又能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采取移民搬迁和外出务工办法,减少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四是采取砌墙保土、集水工程等工程措施,提高土地保水保肥能力。五是将优畜优牧工程、山羊舍饲圈养项目和沼气池建设紧密结合,在增加优质畜产品的同时,增加有机肥,保证人户沼气池的有效使用,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4.模式成效

通过10多年来不懈努力,全县石山区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观,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2006年全县农牧林业总产值为19.78亿元,农民纯收入达2510元。其中已发展剑麻4千公顷、霸王花1.3千公顷。全县移民搬迁2732户,8383人,累计外出务工人员达30万多人;砌墙保土2.2千公顷;建设了10892座集雨水柜;建沼气池6.8万座,沼气池人户率73.7%,每年节约柴草10.5万吨,相当于年少砍伐164.5千公顷左右森林,使森林生态得以巩固发展,恢复了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涵养了水源,原已断流的山泉如今已恢复了常流水,旱地种上水稻,提高了土地的产值,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5.存在主要问题

发展的规模小,各种农产品的生产如何获得规模效益,如何进行产业化经营仍需要继续探索。

四、马山县弄拉“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立体生态治理发展模式

1.立地条件

模式区弄拉位于马山县东部喀斯特石山区,以弄拉屯为中心,覆盖古零、古寨、加方三个乡镇六个村八十多个自然屯2000多户10000多人,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约10千公顷,石山峰丛地带占95%以上,是一个“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的典型岩溶山区。20世纪50年代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97.7%,旱涝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2.发展技术思路

采取“以果为主,林果结合,套种药材,综合经营,增收保粮”的措施,以“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的治理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果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3.主要技术要点和措施

一是分类治理。对石漠化较严重的山区,采取封造并举的育林治理办法,在石头缝里种上竹子、金银花、任豆树、香椿树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人工林,同时加大天然林抚育力度,为石山恢复天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对坡度较大的山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水土流失,控制石漠化发生;对潜在石漠化的地块,采用改善土地耕作层,变换农作物种植品种,培肥地力等预防措施。

二是多措施治理发展。采取砌墙保土的方式,增加土层厚度;采取林农混种的方式,实行以耕代抚;采取兴修蓄水池方式,保证林木生长供水需要;采取封山禁牧的方式,预防人畜践踏林草;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土壤改良、施肥等办法,促进林木生长。

三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林果立体种植,在广泛植树造林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经济价值高的药用植物和果树。从山脚到山顶划分了3个林果种植带,做到山顶缝土种林木,山腰种竹子,山脚以及房前、屋后、路边、沟旁种果树,形成“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立体种植模式。同时在果树下种植金银花、苦丁茶、两面针等中草药材,实行林、果、药综合发展,既能保持水土,又增加经济收入。

四是切实解决能源问题,为生态恢复提供保

障。把封山育林与改燃节柴、农村能源建设结合起来,提高沼气能源使用率,减少山柴消耗量。

五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既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减少了土地承载力,避免过度开垦土地的现象反弹。

4.模式成效

目前弄拉屯共种有柑桔、龙眼、柿子、李果、枇杷等果树约600多亩,有金银花、两面针、土党参、苦丁茶等药材500多亩,有林面积达1862亩,森林覆盖率达72%,封山育林面积达2786多亩,用材林790多亩,形成了以枇杷、黄皮果、李果、柑橘等为代表的水果基地,以金银花、两面针、土党参、苦丁茶、青天葵为代表的药材基地,以及竹子、任豆树、椿树等为主的石山区用材林基地。根据广西药物研究所调查统计,种植和野生的中药材多达2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60%多,林果药材覆盖面积达70%以上,被列为国家药物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得到恢复,一年四季清泉不断,群众收入稳步增加。全屯每年金银花产量4至5吨,苦丁茶2吨,其他药材1吨,用材林每年每户收入2000多元,经济林每年每户收人30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5000元,90%的农户建起钢筋水泥平房,由于空气环境质量好,全屯人均寿命达80岁以上。

5.存在主要问题

果树和药材的种植比较分散,管理不便,而且病虫害严重,影响产量。由于地处岩溶石山区,土层薄,种植果树生长不好,水果品质较差,价格不高,影响收入。缺乏农副产品的加工,以出售原料为主,不但价格低,而且容易造成产品积压。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

五、田阳县新楼村、大路村模式

1.立地条件

田阳县那满镇新楼村位于大石山区,主要地形为峰丛洼地,辖16个自然屯20个村民小组。现有332户1452人,分散居住在26个山弄里,全村耕地人均不足0.03公顷。过去由于毁林种植玉米,大面积的石山植被被毁,导致生态环境失衡,村里的山泉断流,每年缺水近4个月,是个缺粮、缺电、缺钱、行路难、饮水难的穷山村。

大路村是典型的大石山村,主要地形为峰丛洼地,全村257户1094人,耕地面积38.73公顷。1996年以前,该村是个典型的缺粮、缺钱、缺电、缺水村,年人均有粮仅48公斤、人均纯收入仅81元。

2.发展技术思路

以封山育林为重点,“封造管”多管齐下。根据石山区的土质、水源状况,重点推广退粮还竹,发展竹子生产。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优质玉米、冬菜、甘蔗和养殖业,做大竹编业。

3.主要技术要点和措施

一是种植竹子,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二是在种植竹子的基础上,发展竹子加工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

4.模式成效

一是改善生态环境。新楼村和大路村自从全村四周山坡被翠竹覆盖之后,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整治,水源得以滋养,原干枯的山泉如今又流出清澈的泉水,提高了农作物抗旱能力,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得以有效缓解,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是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增加。如大路村人均种竹0.37公顷,全村竹子面积达420.67多公顷。村民通过间伐竹子出售、搞竹编加工,全村年收入150万元,人均种竹收入1400多元,全村243户有217户盖起了楼房,成为远近闻名的“竹子村”。新楼全村竹子种植快速发展到2000多公顷,户均种有竹子6.67公顷以上,竹子卖给县造纸厂和编制竹筐卖给收购蔬菜的老板,销售途径较为稳定,给竹农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5.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竹子利用大多作为造纸原料和编制竹筐,深度加工不够,附加值不高,产业化发展不够。二是自然条件恶劣,建设难度大。由于石山区气候恶劣,天气干旱,土地贫瘠,种竹成活率低。三是投入不足,造成营竹、护竹工作跟不上,存活率低。

六、隆林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1.立地条件

隆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项目区常么小流域,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区岩溶峰丛洼地地貌,98%的基岩属碳酸盐岩类,流域面积22.7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18.6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2.0%,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石漠化面积达2.38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仅为5.7%,流域生态恶劣,群众生活贫困。

2.发展技术思路

根据常么小流域的自然环境、生态特征等实际情况,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为主线,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工程及农业耕作三大措施,以退耕还林、农田改造(坡改梯),小型水保水利工程以及开展多种生产等为特征的综合整治模式,使有限的水土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开发与利用,防治水土流失及土地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3.主要技术要点和措施

一是在山上和山腰进行植树造林和进行混交林的种植,恢复植被,涵养水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的效果。

二是在半山腰进行坡改梯田,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在山脚建立地头水库或水窖,解决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和人畜饮用水。

三是山下的峰丛洼地进行排涝补漏,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的生产,同时进行山水田林路配套基础工程建设,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可靠保证。

4.模式成效

隆林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实施,减少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如2004年实施珠江上游南北盘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后,当地水利局组织群众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3年共进行坡改梯152.8公顷,种植水保林275.1公顷,经济林134.5公顷,封育治理1116.04公顷,建蓄水池67座,截排水沟6.7千米,排涝渠1.2千米,简易公路1.5千米,沼气池120座。小流域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67%提高到了64.01%,治理石漠化土地166.73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1161.71公顷,增加灌溉面积11.70公顷,恢复农田32.50公顷,保护耕地面积51.20公顷,人均基本农田比治理前增加了0.05公顷,解决了120人的饮水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156元提高到了538元,群众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5.存在主要问题

隆林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区域治理的规模小,难以在小区域内发展并形成新的产业,从而影响区域治理和农业发展的持续进行。

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空间大、范围广、类型多,各岩溶石漠化地区究竟采取何种模式加快农业生产发展,必须结合实际进行。同时由于每个经济区既包含有岩溶石漠化的几个地形类型,也包含着重度、中度、轻度石漠化区域。因此,每个县市选择农业发展模式时,都很难确定只用一种发展模式,而只能是以某种模式为主,并借鉴其他农业发展模式。以上是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的一些典型,是结合当地实际创建和总结出来的。这些模式对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舒生]化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黄锡富 胡宝清

推荐访问: 岩溶 广西 农业发展 模式 地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