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者产权遭受侵害的根源及其治理

2022-05-09 16:10:03 | 浏览次数:

zoޛ)j馟it文章编号:1007-2101(2017)06-0101-08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旅游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4.4亿人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其中,有4/5的旅游消费者选择自由行,高达32亿人次,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旅游消费者的首选旅行方式。与蓬勃发展的自由行旅游方式相比,旅行社组织的包价旅游市场规模却不断缩小。原因在于包价旅游服务中所暴露的种种弊端导致旅游消费者产权受侵害的案件比比皆是,如云南女导游嫌购物少大骂游客、湘西中旅导游持刀威胁游客消费304名内地游客与旅行社发生纠纷被滞留澳门等。能否有效保护包价旅游过程中旅游消费者产权,不仅关系到旅行社的生死存亡,还关系到旅游相关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政府信誉乃至国家形象问题。

交易一方产权受到侵害,必然是交易另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使然。学者们对旅行社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造成旅行社机会主义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旅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导致旅游消费者产权受损。其中不乏一些学者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旅行社机会主义行为、旅游消费者产权受损的根源所在。如陈丕积(2000)[1]认为旅游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是旅游营销过程中旅行社道德失范发生的根源;李祗辉(2011)[2]指出导致2010年以来香港导游与内地游客的旅游纠纷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但笔者对此却难以苟同,我们已经对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公民财产权受损根源的观点提出了学术批评①,“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旅行社机会主义行为和旅游消费者产权受侵害的根源”之说同样难于成立。

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同样的信息不对称环境中,可以观察到并非所有的旅行社都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其中不乏一些诚信经营的优质旅行社广受旅游消费者好评。既然信息不对称并非导致旅游消费者产权受侵害的根源,那么旅游市场中旅游消费者产权受侵害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思路。

二、市场主体行为倾向与交易环境

旅游市场属于典型的信息不对称交易市场。由于旅游参与主体包括旅游消费者、旅行社、导游和各类旅游资源供给方,其中旅游资源供给方包括旅游景区、住宿、餐饮、交通工具、购物店等提供者,众多的旅游参与主体之间就形成了复杂的信息不对称环境。而在参与旅游市场的各方中,旅游消费者始终处于信息劣势方。无论是对于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资质,还是旅游市场运作模式、旅游服务品质等,旅游消费者往往事前都难于知晓。也正是基于旅游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才会有学者认为信息不对称是旅游消费者产权遭受侵害的根源。然而这一观点在现实中却无法得到验证,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旅游市场中并非所有信息占優的经营主体都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可见,离开对市场主体行为倾向的分析,仅仅找出复杂交易环境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就得出旅游消费者产权侵害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这一结论,无法让人信服。

人们在交易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市场行为都是由人的行为选择倾向决定的。综观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的论述,正是他揭示了人性中所具有的“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毋庸赘言,“利他”倾向不会产生侵害交易对方产权的行为,那么“利己”倾向一定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吗?其实不然,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显然并非一定要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否则就不会有互惠互利之说。事实上,当人们追求长期利益而非一时之利,他恰恰需要兼顾交易对方的利益,只有这样交易才能达成,而合作也才会持久。这一点在博弈论中也已得到证明:在重复博弈中,局中人通常的策略是选择不背叛,而只有在一次性博弈中才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这说明,市场主体若追求长期利益,就会遏制利己倾向嬗变为机会主义倾向,但当其追求短期利益时,其利己倾向则可能嬗变为机会主义倾向。不过,利己倾向可能嬗变为机会主义倾向却并不意味着机会主义行为一定产生,原因在于,市场主体是在一定的交易环境中活动,离开交易环境考察市场主体行为自然是非科学的。于是我们看到,在论及人性的经济分析模型中,无论是威廉姆森(OliverE. Williamson)还是努德海文(Neils G.Noorderhaven),都同时考察了主体行为倾向和交易环境两个方面。

在威廉姆森基于机会主义的分析模型中,他假定“人具有投机的本能”,坚持机会主义是人性中恒定的内核,认为人天生具有投机倾向:“我所说的投机指的是损人利己;包括那种典型的损人利己,如撒谎、偷窃和欺骗,但往往还包括其他形式。在多数情况下,投机都是一种机敏的欺骗,既包括主动去骗人,也包括不得已去骗人,还有事前及事后骗人。”[3]因此,在市场交易中主体行为是难以信任的,需要对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以抑制投机行为的泛滥。在威廉姆森模型中能否抑制主体投机行为泛滥的条件,就取决于能否形成产生有效约束的外部交易环境。而努德海文针对威廉姆森模型提出了批评,强调机会主义不是人性内核的唯一,提出了人性的内核分裂模型,认为人生来是可信的,但同时又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努德海文认为交易环境的变化“将在不同程度上凸显人性中两个基本特性中的一个”[6],因此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受交易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选择倾向。尽管威廉姆森模型与努德海文模型在人性内核设定上各自存在不足,但他们却都高度重视内核外围的交易环境对主体的影响,将其视为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必要限制。图1所示两种人性分析模型,对此均做出了十分明确的表达。

推荐访问: 侵害 根源 遭受 治理 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