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诠释

2022-05-10 14:00:05 | 浏览次数:

摘要:抗震救灾的行动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诠释了共产党人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誓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体现,同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社会主义;以人为本

四川汶川县发生地震后,温总理冒着生命危险,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坐镇指挥。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不顾安危、不辞辛劳,亲临灾区指挥救灾,组织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各种救援物资、救援力量迅速向灾区集结,使灾区人民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悲痛中获得了温暖,增加了他们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和力量,极大地稳定了人心,极大地凝聚了力量。

党和政府在灾难中的表现让人民充分领悟了“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只是一句誓言。在与人民共同奋战中,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愈加崇高。在人民心中的威信愈加提升。灾难面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坚强勇敢,空前团结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不可战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生动而具体地显现让人们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

一、抗震救灾的行动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视人民利益高子一切的生动诠释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使我党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领导核心。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展现的。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临危不惧、顽强拼搏、抢险救人、互帮互助,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让党的先进性再一次充分展现出来。他们的英勇行为和崇高精神,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生动诠释。这次抗震救灾的行动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让人民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如何体现人民利益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提升了,人民对党更加有信心了,从而更加坚定党的领导、支持党的领导。

二、抗震救灾的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丰富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的标准。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这次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灾难面前,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关爱生命、抢救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决不放弃。正是以人为本,让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正是以人为本,让中华民族的力量紧紧凝聚。这次抗震救灾之所以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正是由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深得人心。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第一次大规模调集多军种多兵种,全力救灾;第一次启动紧急应急机制,集全国之力支援灾区;第一次设立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日,举国祭奠遇难平民;第一次以开放的态度,让国际救援队直接进入灾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我们国家、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文明进步、团结自信、开放透明的中国。许多国外媒体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救灾中确确实实地表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三、抗震救灾的行动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再次得到生动而充分的体现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社会主义优越性不仅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和共同富裕,更体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场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空前的友爱互助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友爱互助的动人篇章。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迅速赶赴救灾第一线,舍生忘死,不惜一切代价开展救援行动。全国各省区市和社会各界积极伸出援助之手,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天南地北,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整个中华民族都心系灾区、支援灾区。友爱互助精神为灾区人民抗御灾难、重建家园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也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光大,使全中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社会主义的一个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上下一盘棋。这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又一个重要概括。对于地震这种巨大的自然灾害,人类目前还无法预防,但在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蓄起来的空前强大国力支撑下,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最好地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伟大胜利。当地震灾害袭来,13亿中国人民立即紧急行动起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为了托起生命的希望,人民子弟兵上演“生死突击”,多路并进开赴救灾一线,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为了托起生命的希望,共产党员、白衣天使、专业救援队、志愿者等奋力救援,为灾区人民擎起一片天。灾难当头,更加唤起了我们强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使我们更加团结一心,形成排山倒海的强大力量。在人类抗灾史上,没有任何一次救灾行动能够动员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如此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全国上下一盘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四、抗震救灾的行动充分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灾难袭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指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医疗卫生等各类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兼程,赶赴灾区。救援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救援史上的奇迹;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有效组织抗灾自救,顾不上亲人生死,顾不上自己安危,在灾难面前显示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海内外中华同胞心相连,与灾区人民共抗天灾,所捐款项和物资均创共和国历史之最,极大地支持了抗震救灾斗争,也因此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靠着这一精神,我们一定能夺取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大力弘扬包括抗震救灾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必能自强自立,我们的国家必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党必能兴旺发达。

这次抗震救灾的行动空前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全国人民的空前团结;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助互爱的崇高的社会精神面貌。灾难是对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最大考验。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党经受住了考验,在灾难中收获了全国人民的空前团结和万众一心,收获了空前激发的爱国热情,收获了全国人民对党的信任和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更加坚定的信念。

责任编辑 李继锋

推荐访问: 中国共产党 诠释 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