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策略
摘要 教育评价是整个教育教学系统中的重要一环,而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又是中学阶段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本文从教育评价发展性、激励性功能的视角,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适切性策略。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成绩分析;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1-0069-02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落实和达成与否的必要考核,是对教育教学质量优劣和教育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衡量,同时通过对考核和衡量所反馈的信息我们又重新确立或制定新的教育目的。因此,教育评价发挥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没有及时、充分、合理、恰当的教育评价,无疑就会严重地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而考试就是教育评价当中采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对考试在我国重大影响的生动写照。反观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考试,这一现象或许在程度上不如高中那么激烈,但在影响力上更为深远、波及面上更加宽广。特别是我们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秉持怎样的评价态度、运用何种的评价方法、采取什么样的分析策略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现在的学习,乃至终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现状
现状一:在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目的上,缺乏明确而具体的分析目标。在现实的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当中,往往存在着“为了分析而分析”的现象。具体来说,这样的考试成绩分析,不是基于自身的、迫切的一种现实需求和教学需要,而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与考核的被动性产物。这样的考试成绩分析,常常从表面来看热闹非凡、异常生动,但究其实质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甚至一些分析者连最基本的分析目的都不清楚,也不知晓具体的分析目标,真正地做到了“摸着石头过河”。
观状二:在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方法上,存在着只注重量化评价,而缺乏质性评价;只关注结果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据笔者所知经常按照高、中、低线来加以量化评价,即重点分析高线、中线完成的学生人数及比率,最后简单地了解一下低线的学生情况,并按年级依班、按学生加以排名。这个高、中、低线的划定是以单科分数段和总分高低加以区分的这种分析模式,虽然有它自身的一些优点,但是数字化标签太重、量化考核昧太浓、结果性太强,很难具体关照到各个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特别是初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状三: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过频,几乎是“逢考必分”。一些中学,凡有考试必加分析,甚至每次的检测题、作业都要成绩分析,这极大地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尤其是加剧了初中学生的身心负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最终影响了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和谐成长,也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
现状四:在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主体上:存在着重大的“主体缺失”。现实的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存在着这样的场面,在分析主体上,只见教书育人的教师和学校的“课程领导者”校长,而惟独缺少了考试成绩分析会的主角——学生。须知,考试是学生参加的考试,试卷是学生的答卷,并非校长、老师的单独产物。而且,考试成绩分析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和推动学生的发展。所以,现实的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正面临着“主体性缺失”的尴尬现状。
二、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很显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这群学生正处于义务教育的末期,部分学生的这三年教育很可能就是他们人生教育的一个基本终结,特别是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尤其如此。因此,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开展教育评价,进行考试成绩分析,就需特别慎重,就需智慧性地、创造性地开展教育评价,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和考试成绩分析的激励性、发展性功能,采取和运用一些适切的考试成绩分析策略:
第一,明确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为了改变和扭转现实之中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漫无目的、虽有目的却大而空的现状,我们必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发展”的评价准则,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根据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自身实际加以细化,力争做到在学生考试成绩分析之前心中有数、成竹在胸;在学生考试成绩分析之中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在学生考试成绩分析之后有效反思、积极改进,进而达到有的放矢、以评促改的境界。
第二,提高分析质量,建立和完善基于学校内的多层次、全员性分析体系。要想有效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效果和质量,克服和扭转“逢考必分”的频繁现状,就必须全面动员、多管齐下,建立一个基于学校内的多层分析体系。一个完善、有序的学校考试成绩分析体系,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六个层面人手:(1)校长总体性、全局性分析;(2)年级组、年级主任局部性分析;(3)备课组、备课组长的科目性分析;(4)科目性任课教师分析;(5)学生个体性分析;(6)家长层面的分析。
第三,逐步生成或确立动态性、发展性的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必须坚持变化的、动态的原则,通过对学生前后几次考试成绩的变化趋势分析、波动情况剖解来真正、切实地把握学生的问题和不足、成长与进步,寻找和挖掘学困生学习成绩不良的本质原因,帮助和改进学困生学习的缺点,鼓励学优生学习的优势和长处,真正地做到面向学生、回归学生、以学生为考试成绩分析的主体。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时期,是着重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应以促进和推动学优生的全面发展、举头并进;学困生在某一方面、某些领域重点突出、有所特长,更加注重发展成功的教育,而不是制造失败的教育。此阶段的考试成绩分析,如果次数过于频繁、高中低线等级划分过于明显,而缺少对学生细小进步的关注和鼓励,这无疑会极大地挫伤很多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热情,也不利于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性提高。正如《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导读》里所要求的那样:“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制度也更应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基准,在以考试成绩为参照的基础上综合性地评价学生,扩大学生受奖励的范围和领域,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思维来鼓励学生的优点,除了我们常见的、惯用的奖励成绩之外,还可以奖励学生的音乐特长、运动天赋、劳动态度、生活习惯和坚毅品质等。
总之,多一把标尺,就多一批拥有成功感的学生,就多一批未来为我国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不朽之才。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只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和手段,而不是简单甄别和筛选学生的工具,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发展。
推荐访问: 考试成绩 义务教育阶段 初中 策略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