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滨水空间“原型”分析
摘要:借鉴建筑类型学理论,实证调研江南水乡枫泾古镇,分析河网自然条件和水运经济对江南古镇滨水空间“原型”的影响;利用可视化手段分析滨水空间截面的外轮廓形态,进而提出江南古镇滨水空间“原型”是由连续且流动的空间截面集合体所构成.
关键词:建筑类型学; 滨水建筑; 江南古镇; 原型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5641.2015.06.021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rchitecture typology theory, we explore the waterfront building layout and space in “Prototype”. We conduct a field trip research on Fengjing water town in the Jiangnan district, with empirical analysis the impact of “Prototype” due to natural conditions in South of Yangtze River. We analyze and verify the continuous space section presented as the main features of waterfront space by using visualized approaches.
Key words:
architecture typology theory; waterfront dwellings; Jiangnan water town; prototype
0 引 言
类型学的产生以洛杰尔(Abbo Laugier)“茅屋”理论为起点,体现当时欧洲学界对历史和传统的认可,以及对于理性和逻辑的崇尚. 当现代主义席卷全球之时,欧洲建筑师们率先开始批判现代主义建筑的冷漠与乏味,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们开始重温类型学思想,重拾这一可以辨证的解决历史、传统、现代和创新问题的理论. 本文以分析典型江南古镇——枫泾为例,分析其滨水空间截面轮廓为切入点,探讨江南古镇滨水空间的“原型”特征及方法.
1 理论溯源
“类型”一词的词源来自希腊的“typos”,意为“印记”或“图形”,印刷字母和符号[1]. 对印刷符号的援引,被那些已经符号和象征化的类型含义所强化,所以当我们探讨建筑类型时,不仅仅意味着对原初建筑的复原,还包括对于其特殊性(指的是人们第一眼就能识别其形式的特殊性)的辨识.
类型学亦称“标准学”,是考古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通过对文化遗存(遗迹和遗物)形态的分类排比,探索其变化规律,以推断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分期、文化属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2].
建筑类型学理论缘起于 18 世纪法国建筑理论家洛杰尔(Abbo Laugier)提出的“茅屋”理论,指出西方建筑都是以“茅棚”作为模型而来,柱子、梁以及梁上的山墙是构成建筑的基础要素,并认为由这些基础要素构成的建筑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则和规律被模仿.
18世纪法国建筑师J·F·布朗戴尔(Jacques Francois Biondel)使用“风格”(Gee)一词来描述不同类型的建筑获得和保持其“自身的存在方式,仅仅适合其自己,或其同种类的建筑”[1],他是首位将自然科学中产生的类型学思想转化为建筑理论的建筑师.
1825年,德·昆西(Quatremere de Quincy)对“类型”概念明确定义为“某物的根源”[1]. 他认为类型学是一种按相同的形式结构对具有特性化的一组对象所进行描述的理论,并且强调“类型”不等同于“模式”. 德·昆西认为“类型”不仅表达了某类型建筑与过去联系的特征之永恒性,而且强调还要研究其转变和创新的可能,他的这一观念对迪朗(Jean-Nicolas-Louis Durand)、罗西(Aldo Rossi)等建筑师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法国建筑理论家迪朗对于类型学和建筑学理论的贡献在于,通过对古代和当代各种类型的建筑进行收集、整理和排列来建立类型图示. 迪朗将建筑分解为不可简化的要素,并用这些基本要素重新构建成建筑,这种理性且可传授的构成方法也奠定了他建筑类型学之父的地位.
意大利艺术历史与理论学家 G·C·阿尔甘(Giulio Cario Argan)通过对德·昆西的类型理论重新加以解释而建立了标准类型学概念,他认为“类型”不等同于“原型”(prototype), 因为“类型”是一种建筑历史过程,是从历史经验中演绎过来.人类对“类型”的尊重使得历史意义能够以一种恒定却灵活的方式得到恢复,这种方式是不断将建筑形式、风格和装饰简化成一种共同的基本形式的过程而获得. 因此,在阿尔甘看来,“类型”即是历史也是方法,即是理论又是工具.
至20世纪,以罗西为代表的新理性主义建筑师认为建筑的内在本质是文化习俗的产物,而文化的绝大部分都被编译到某种表现形式中. 罗西认同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认为从历史建筑中抽象出的“类型”本质上是受到集体无意识形象和概念的影响. 并且他强调“类型”并不等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种建筑形式,是人类从精神和心理上共同抽象的结果. 罗西关于建筑“原型”的观点与前人最大不同在于,他以一种动态变化的视角,指出建筑的“原型”不是创造出来的,是以永恒形式存在于人世间. “类型”与历史相联系,即“表现是表层结构,而类型是深层结构”[1].
总之, 类型概念是对物的本质进行阐释,以及将这种本质在另一物体再造的过程中被集体意识所识别和记忆,“原型”则是从相似而不等同的历史建筑中挖掘出的深层结构. 当人们身处水乡古镇却无法分辨出此水乡与彼水乡的差别时,却间接的证实江南水乡空间“原型”的存在.
2 江南古镇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古时“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近代专指江苏省沿江下游地区、浙江省的杭州湾沿岸地区、皖南以及赣东北地区,包括 12个主要城市及 62个县市[3]. 江南地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湖泊众多,河网密布,素有“江南水乡”之称.
2.1 气候特征
江南的气候特点因其地理位置决定,北面紧邻长江,东临东海,南接南岭山脉,因此,江南地区夏季多雨且湿热,冬季则阴沉、湿冷. 特别是在冬春季节,江南地区绵绵春雨,异常湿冷,由于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常常停滞于南岭北坡;北上的暖空气越过南岭山脉之后与冷空气混合,形成江南地区的冬春寒雨,使江南地区成为同纬度冬季气温最低、湿度最大和春季多雨的地区. 到初夏时节,因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上,南方的暖湿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产生锋面雨,江南进入梅雨季节,俗称黄梅天. 紧接着江南地区进入盛夏时节的伏旱天气,高温闷热的天气直到初秋. 然而,江南先民所营造的聚落环境及建筑,不仅能避免不利的气候因素,还能充分利用江南的江、河、湖、溪水系来布局村落和房屋,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
2.2 高密度河网水系
江南地区的富足源自于密集的河网水系,在此区域分布着132个大大小小的淡水湖泊,占我国湖泊总数的63%,例如:苏南太湖、杭州西湖、江西都阳湖、嘉兴南湖、绍兴东湖、宁波东钱湖及淀山湖等.
天然淡水湖为耕作渔业创造了天然条件,同时为商业货运提供了先决优势. 大小湖泊之间由长江水系的各个支流勾连,如钱塘江、新安江等. 为了满足农业灌溉和商业物流的需求,江南先民在京杭大运河下游又开凿大量分支运河,最终形成“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的水网体系(见图1).
江南河网水系密集程度非同一般,杭嘉湖地区河网密度高达 12.7 km/km2, 居国内首位[4]. 本文所调查的枫泾古镇位于江、浙、沪交界处,古时称之为“吴根越角”. 参见建置图(见图2),明、清以前,镇内物质流转都以河道为主,镇区外运输依靠货船,从镇东秀州塘走水路可通往金山、松江、上海市区;从镇南枫泾塘泛舟可通往嘉善、嘉兴、平湖、杭州等地;镇西的三里塘、定光塘可直通西塘、湖州、苏州、无锡等地,由于外围水域交通辐射面较广,水路便捷使得古时枫泾镇的商业经济较为发达.
2.3 水网分布影响村镇布局
高密度水网限制了江南地区村镇陆地的发展空间,因此村镇房屋和街道依河道走向布局,村镇网格以 “井”形和线形为主,例如枫泾古镇,房屋并不是按照坐南朝北的方式布局,而是沿着主河道自西南向西北方向延伸开来,滨水房屋朝向与正北方成45度角(见图3和图4). 面对相似的地理条件,江南水乡不同村镇的选址环境比较统一.
3 河网水系的复合功能
江南河网水系的复合功能主要包括3个层面.
(1)提供生活基础. 水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物资条件之一,江南人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水源,古时镇上居民取水、洗衣、洗菜、洗物、种植,均依靠于门前的河,至今,还能见到居民洗菜、捕鱼的场景.
(2)支撑水运经济. 在以舟楫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商业的发展依赖于水网的发达程度. 例如西塘古镇,明清时是江南手工业、商业重镇. 正是因为西塘的河很多,并且河面开阔,南北走向的西塘“市”河是商舟渔船停泊卸货的地方,沿河而立的商铺、茶馆、酒肆和旅店,因贸易往来而繁盛,水运经济网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3)江南人文景观的核心要素. 在江南特殊的水环境、水运经济和吴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今人所见“小桥、流水、人家”;“摇灯船、烧田蚕、观社戏”和“包头巾、束腰兜、秀花鞋”等独特的水乡人文景观.
以“水”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体现着江南先民 “天人合一”的聚居理想与商业经济的完美结合.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更依赖于陆地交通,水运网络逐渐衰败. 为了保存独特的江南古镇风貌,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采用旅游经济开发的方式对水乡风貌进行“保护”,水网的运输功能遂而被观光游览功能取代.
4 滨水建筑的功能类型
“滨水建筑”亦称“沿水建筑”、“临水建筑”,建筑形式因溪、江、河、湖、海等水体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当临水建筑外立面到水边的垂直距离在200 m以内时,此类型建筑为滨水建筑[5]. 在以水运经济为主导的年代,建筑是否沿河至关重要.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约1127年),江南地区依赖于水运经济网络的优势,使得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与文化中心. 当时滨水建筑主要以商业功能或商住混合功能为主,此外,村镇中的宗祠、庙堂或戏台等公共建筑也会临河而建,以方便当地居民使用.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镇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江南古镇逐渐形成今日所见以商业和旅游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建筑的居住功能逐渐分化今日所见四种类型:独立居住型、独立商业型、商住混合型和公共服务型(见图5).
5 滨水空间“原型”
滨水建筑作为一种类型建筑,水体界面与滨水建筑所构成内外部空间即定义为滨水空间. 研究滨水空间的原型,实为研究滨水地貌特征与建筑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关系.
5.1 实体要素构成的滨水空间
当人们伫立于江南水乡中,发现周遭的建筑并不是历时性的存在,而是共时性的存在于当下,既有元代建成的石桥,也有明清时建成的民居,亦有建国后完成的廊棚. 在江南古镇中,由于其亲水性特征,人们观察环境的视野总是在面河和沿河两种方式之间切换,建筑、河道、街道、廊棚、桥以及植物等实体元素构成了人们认知江南传统水乡空间的基础,本文将这些要素的组合方式归纳为以下6种,如图6所示.
5.2 空间与截面形态的关系
“截面”[2]又被称之“几何截面”,工程上亦称“剖面”,是指用一个平面和物体相交所得的平面图形. 在不同位置相交时,所得截面的形状一般不相同. 在水乡环境中,人们不论是选择陆路还是水路,并非鸟瞰视角,故视野所及并非平面图而是立面图. 随着人的移动,视野范围的改变、河道船只的移动、河水的流动,再加上季节和天气的作用,留存在人们脑海中的图像也随之改变.
人们的视野一直在面河和沿河两种方式之间切换. 当人面河驻足时,眼前的滨河景观处于静止状态,人的视野范围受到房屋天际线轮廓的影响最大;当人们沿街行走或坐船行进时,导致视线所及“截面”总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河道的宽窄、建的外轮廓、桥体的形态等细节同时在变化,相较于静态景观,动态变化的“截面”更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注意. 我们认为这些连续的变化的“空”的截面集合体即是江南古镇滨水空间的“原型”.
结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和德·昆西对“类型”内涵的描述,“类型”是根据需要、按照美的原则发展的,一种特定的类型是一种形式与一种生活方式的结合, 尽管它们的具体形态因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差异[1].当人们沉浸在由房屋、桥、河道、廊棚、屋顶、树木等实体围合的空间中时,很难意识到这“空”的截面才是水乡原型. 然而,根据环境经验论来看,人们不论是停留在建筑中,还是在廊棚里走动,人们视觉感知到的不仅包括实体(见图7),同时包括实体围合成的“空”(见图8的黑色部分).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空”的形态和尺度处于不断变化中,人们在潜意识中将这些“空”的片段或是“空”的截面集合在一起,这些看得见却摸不着的图像便构成了人们记忆中江南水乡空间的“原型”.
5.3 截面形态分析方法
首先,以枫泾古镇为例进行测绘. 大多数滨水建筑的进深约 8~10 m,每户开间约 4 m,房屋高度约 8~10 m,为两层木框架结构,一层为商铺,二层为居住. 古镇的市河宽度在 10~20 m之间, 主要连接村镇外围的湖泊及通往相邻村镇的河道,其主要功能是方便船舶停靠卸货,大小商铺、茶馆、酒肆及旅店沿河而立,旧时亦称之为“官道”. 市河的支流宽度约 5~10 m,其主要功能用于镇内货物流通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旧时,居民常在河边洗衣、取水做饭). 相较于市河,支流上的桥梁更为密集,方便两岸居民往来. 桥面离水面约 3~5 m,民用小船容易通过.
接着,绘制了古镇的6个“空”截面并进行比较,发现滨水空间“截面”形态因河道两侧建筑的外轮廓、河道宽度、桥梁和树木的剪影形态不同而不同.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些差别是否影响人们通过截面轮廓来辨识江南滨水空间,随机选择百度网站上10张不同古镇的实景照片,利用图形处理软件将其空间的截面轮廓提取并进行叠加处理(见图 9). 并且,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完成一项随机问卷调查,总共有161名被试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认为图9看起来像江南古镇,39%的人则认为是徽州古镇,只有11%人认为是福建古镇. 此图像并不是基于精准的测绘数据绘制,然而这种随机性和模糊性恰恰证实了前文所述观点: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对 “原型”的辨识,是指人们第一眼就能识别其形式的特殊性.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数量较少,但问卷结果给研究提出了新的假设:增加“截面”样本的数量和外轮廓形态的准确度是否可以提高人们对江南滨水空间原型的辨识度?进而帮助我们归纳水乡空间原型的构成要素和组合规律.
6 结 论
对江南村镇传统民居自身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多数研究者以分析建筑实体的类型特征为主,本课题则以探讨滨水空间的截面为切入点,意在以可视化的方式分析人们能够感知和记忆却无法描述的江南水乡空间类型. 本文试图证实江南古镇空间的“原型”是由截面的集合构成,对江南地区同类型滨水空间“截面”形态进行搜集、分析、总结、归纳和抽象. 目的是在现实中将创造性活动与历史联系起来,当使用寿命不过百年的江南民居建筑即将消失时,后人所修复或复原的不仅是某些建筑单体,而是保留不会被现代技术所割裂的空间“原型”.
借鉴类型学理论讨论历时性存在的古镇滨水空间“原型”,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空间“原型”的规律性来显现江南水乡空间的本源. 显然,建筑类型学理论并不是一种新的观念和设计方法,也不是研究江南古镇空间特点的唯一方法,然而借鉴类型学理论,帮助我们将历史与现实、理性与感性、集体与个体、集体记忆与个体经验、原型与变体整合在一个大的框架下,从而可以从文化起源、传承和复兴更为广阔的角度分析保护历史村镇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3-72.
[2] 舒新城.辞海[M].6版 彩图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1113-1321.
[3] 李立著.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4] 施 瑛,潘 莹.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传统聚落形态比较[J].南方建筑,2011(7):70.
[5] 于 海.滨水建筑过渡性空间的基本模式分析[J].华中建筑,2003(21):39.
[6] 阮仪三,董建成.阮仪三与江南水乡古镇[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7] 阮仪三,李 浈、林林.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8] 段 进,秀 松、王海宁,等.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上业出版社,2002.
[9] 汪丽君,舒平.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的架构解析[J].建筑学报, 2006(8):18-21.
[10] 汪丽君,彭一刚.以类型从事建构——类型学设计方法与建筑形态的构成[J].建筑学报,2001(8):42-46.
[11] 王丹丹.鄂东太子镇传统民居类型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10):251-254.
[12] 罗汉军.中国建筑形式的类型化思考[J].华中建筑,2007(8):68-72.
[13] 姜 梅.民居研究方法:从结构主义、类型学到现象学[J].华中建筑,2007(3):4-7.
[14] 周亚琦,周均清.徽州民居的建筑类型学研究[J].四川建筑,2007(10):47-48.
[15] 许佩华,过伟敏.江南传统水乡城镇景观原型及其形式表达探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4):66-69.
[16] 彭 茜, 程 锐.类型学下的传统徽州民居解析[J].安徽建筑,2008(2):18-20.
(责任编辑 李万会)
推荐访问: 江南 原型 古镇 分析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