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上的最美书法展

2022-05-14 15:20:03 | 浏览次数:

北京城有近千年的建都史,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商家店铺,组成了这座城市一张独特的商业文化名片。每当漫步在王府井、前门、东单、西单等文化老街,商铺门楣上那一方方备具特色、独具美感的牌匾常常引人驻足欣赏。这些牌匾出自哪些名家之手?它们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又和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北京人的生活有什么不解之缘?《城市文化范》带您走进北京城那些牌匾背后的故事。

牌匾书法不一般

神武门为紫禁城北门,其外墙所嵌“故宫博物院”五字牌匾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1971年题写的,40多年来已经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重要标识,也是游客参观故宫后合影留念时的经典背景。其实北京著名的匾额、牌匾不胜枚举,这些牌匾皆为书法精品,是北京文化的宝库,也是一代代北京人回忆的缩影。

牌匾的书法与日常练习或个人表现的书法作品大不相同,比如启功先生题写的“同仁堂”牌匾和我们平时对启功先生书法的印象就有所不同,启功先生的书法挺劲、瘦硬,但是北京同仁堂的字就题写得十分粗壮、厚重。启功先生在题写匾额的时候是经过一番设计的,如果书法中飞白用得多,制匾的时候字就很难刻,写匾的时候就少写飞白的笔,刻工才容易刻字,做出金字等形式的牌匾才端庄。另外,牌匾要题写得雅俗共赏,在街上展示出来要正襟危坐,不能像文人书法平时表现的龙飞凤舞或者过分诙谐。

牌匾是名人题写,有文化品位,记录历史的本身就是一种有传承的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交流方式,所以牌匾题字首先要雅俗共赏、能认能识。比如六必居,是特别严格的馆阁体,相传是明代奸相严嵩所写。传说六必居的老板一开始求不到严嵩的字,就让自己的夫人反复练习写“六必居”三个字,之后拿着自己的习作去找严嵩的夫人,请她拿给严嵩指点,严嵩指点之间就分别写下了“六”“必”“居”三个字,六必居的老板由此集成了严嵩所写的六必居牌匾。但或许由于严嵩是奸相不为世人所喜,又或许是牌匾原本有严嵩的落款却被后人挖掉,总之现在六必居的牌匾没有严嵩的落款。

京城老街上的牌匾

【王府井】

王府井作为著名的商业文化街有讲究的牌匾也不在少数,比如“北京饭店”是邓小平题写的,“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是郭沫若1959年题写的,后者是当时我们对外出口和内藏工艺美术品最丰富的商店,它就是现在的工美大厦。郭沫若的牌匾题字笔意飞腾,但是又很端庄厚重,每一笔都像石头块一样,如同雕塑—般,给人的感觉是能立得住的。

还有在王府井大街南边一进口的“新华书店”,是由毛泽东题写的,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牌匾使用的都是同款,向右上倾斜的横道的笔画成为人们脑海中鲜明的记忆。

【前门大栅栏】

前门大栅栏老字号林立,值得关注的牌匾也很多。比如“都一处”,乾隆皇帝御笔的“都一处”虎头匾挂在店堂正中,而门口挂的是郭沫若写的豪放、刚健的“都一处”。据说,当年郭沫若和夫人来此店吃烧卖,经理说乾隆皇帝题写的虎头匾只能摆在店里,店外缺一块牌匾,郭沫若一听就说:我写一个吧,不过我可没有皇上写得好。没几天他就写好了请经理取来。可见郭沫若等文化大师既笔力深刻、有文化,又诙谐幽默。

又如,启功先生说过:我就喜欢给饭馆题字,最起码题完了我还能蹭两顿饭。—句玩笑话,大书法家的亲切可爱可见—斑。

在前门大栅栏,还有一处郭沫若题写的老字号匾额,就是“内联升”,它是典型郭体的代表,也成为了北京老字号的文化标识。内联升营业楼有四层,一层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店名牌匾,二层是郭沫若题写的店名牌匾,三层是赵朴初先生赞誉内联升的“步履轻盈”牌匾,三块新匾额气派不凡而又亲切自然。

【西单】

京城百姓熟悉的烤肉宛,最早的店铺就在西单。起初,烤肉宛并没有自己的匾额。上世纪40年代末的—天,齐白石到烤肉宛吃饭,宛师傅请齐白石先生题字,这才第一次给烤肉宛写了一个“烤”字,是用钟鼎文写的,这个“烤”字就作为了烤肉宛的一个标识,如同现在的商标或logo挂在了烤肉宛店里。直到齐白石86岁的时候,才重新题写了“清真烤肉宛”的完整匾额。之后梅兰芳还做了四旬诗:“宛家烤肉早声名,跃进重教技术精。劳动人民欣果腹,难忘领导党英明。”

郭沫若还在此挥毫敬录过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所以说,很多中国的文化名人都和清真烤肉宛这家店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渊源。牌匾成了聚集人气、招揽顾客,做文化交流的一种方法。

【琉璃厂】

琉璃厂是北京匾额的精华荟萃之地,很多出自名家之手。百年字画老店“荣宝斋”是郭沫若所题,“中国书店”也是郭沫若所题,字体端庄、厚重、平和。书法家兆晖梦想了很多次,书店是否可以题成别的样子,但是他觉得郭沫若题出了书店的极致。

琉璃厂的“庆云堂”是卖碑帖的,牌匾也是郭沫若题写,店里还保留有郭沫若当时题写在纸上的原本,能看到他用的是大笔,重黑墨,潇洒随意,落纸云烟,甚至能看到很多击墨的点子,生动极了。再往里走,有启功题写的“锦昌”“悦雅堂”,赵朴初题写的“文盛斋”“敦华斋”,徐悲鸿所书的静雅天然的“金涛斋”,李可染所书瘦挺疏朗的“槐荫山房”,等等。应该说,琉璃厂从东到西是文人名仕题匾荟萃之地,看匾首先应当去琉璃厂。

【东单】

站在东单的十字路口,能看到人行过街天桥上有两个银色大字“银街”,是刘炳森先生所写的楷书。其实,刘炳森先生题写的隶书非常多,楷书}I勺字较少,“银街”是一例,王府井里面的“北京百货大楼”是一例。

刘炳森先生的隶书大家最耳熟能详,且能代表他典型书体和最高成就的是公主坟的“北京城乡贸易中心”。刘炳森的隶书端庄大方、诙谐开放,他把隶书做到了人笔合一,在中国当代书法史上说到隶书,必说刘炳森先生。

另外,东单的“北京协和医院”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稳重大方、扎实有力,像楷书—样的直正、标准,—笔—画组合在—起形成了端庄大气的氛围,不是紧张、做作的端着,而是雍容大度、平和自在的端庄,达到了雅俗共赏、博远泽长的极致。

一代人熟悉的《讀者》杂志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他也是佛教学者、哲学家、宗教领袖、诗人,他的书体遍布中国的寺庙。其实,要想把书法写得雅俗共赏,达到学术的制高点,并不是单纯一个匠人能达到的,技艺的极致往往是哲学审美思想的高度统一,所以赵朴初的书法有深刻的佛学内涵、书法技术、学术、审美内涵。

不看不知道,—看才发现,北京的文化和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抬头的字里行间。牌匾让这些名字更响亮,也让名字里的故事传得更远、更长。了解了这些故事,当我们再看到这些牌匾,就不再是初相识的生疏和距离,而是久别重逢的亲切和贝占近,这就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北京文化。

推荐访问: 书法展 街市 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