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古道探奇阁
阁,井陉人叫“gao”,是建设在村口交通要道上的城楼,通常是村 里的制高点,通常阁下建有城门,阁下白天行人,晚上城门紧闭,阁上建庙, 供奉着观音、关公、玉皇大帝等各路神仙,不仅起着守护村镇的重要作用, 而且也成为凝聚村民乡人毕生信仰的地方。走在井陉秦皇古道之上,穿阁 过村,这一座座千奇百态的古阁引领着我的思绪在历史的回廊里游荡……
【土门关 古阁林立开古陉】
“千峰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 门”。位于太行山中段的井陉古道是穿越太 行八陉之第五陉,西周时期便称“燕赵通 衢”,土门关是井陉之东口,是井陉古驿道 连通山陕与华北的必经之路。
井陉穿越海螺山和抱犊寨相夹的一条沟 谷,谷中有一狭长的村落,因道路两旁土墙 断崖高立,故名“土门关”,这里一条太平 河穿村而过,形成了东土门、西土门两村。
土门关原有四座阁楼,扼守井陉古道 的东部入口,两村各设东、西两座阁楼,目 前仅存东土门西阁、西土门东阁、西土门西 阁三座阁楼,因此东土门村的西阁便成了土 门关最东头的关口。西关分上下两层,上层 为砖木结构的硬山卷棚顶阁楼,阁内供奉关 帝圣像,墙壁四周彩绘水淹七军过五关斩六 将的壁画。下层为青石砌筑的基座,中碹一 圆券拱门,东面圆券顶部正中镶一块青石匾 额,上面镌刻着“三省通衢”四个大字。西 土门村有东西两座关,建筑格局与东土门西 关相同,均为下层圆券拱门,上层为阁楼。 其中东关下青石铺就的古驿道保存完整,古 驿道上两道深深的车辙,深达数寸,仿佛看 到当年车辚辚马萧萧的繁忙景象。
土門关东扼滹沱河,直达华北大平原, 向西沿秦皇古驿道可直通山西、陕西,自古 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入晋的重要商运交 通要道。 “一京二卫三通州,赶不上获鹿旱 码头”, “土门关十里长,看不见星辰日 月,青石岭万丈高,花车打起”。明清时 期,由东土门至胡申铺,十里长街均系石块 铺砌,干净整洁,古雅清幽,街旁店门店铺 均是木板嵌成,昼抽夜闭。这里涌现出了三 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三家骡马店和二十四 家大商行, “康衢数里、巨室干家、商贾辐 辏、富甲全境”,山西的煤炭、砂货、铁货 等源源不断地涌入获鹿,东部平原的粮食、 棉花、布匹通过大车小辆,骆驼骡马成群结 队,络绎不绝地由获鹿发往山西。
站在土门关下,那通通风蚀残年的古 碑,像一位孤独的守关老人,向我们讲述着 光阴岁月的故事;那足迹蹄印磨光的青石路 和饱受车轮碾压的深深车辙,仍然在诉说着 岁月的沧桑。
【三眼阁 遥望星空说古今】
沿着秦皇古驿道穿过下安村一路向西, 在村西下坡处有一座青石阁出现在眼前。古 阁只留下一座青石阁基,上部的庙宇不知什 么时候早已坍塌的无影无踪,茂密的灌木和 荒草告诉你上面曾经的庙宇脱离人们的视线 很久了。
阁楼用巨大的青石砌筑,东面石碹门 洞之上镶嵌一块青石匾额,上书“远观启 明”,一条青石古道穿过门洞向西延伸而 去。进入东门才发现这座看似普通的古阁却 是精妙无比,这座古阁地处村里的丁字路口 之上,秦皇古驿道自东向西穿阁而过,阁的 北面设一出口直通北面的一条古巷,门额之 上镶嵌一块“伫立盼斗”的匾额,与东、西 面门洞上的“远观启明”、 “遥望长庚”的 匾额交相呼应。
西出三眼阁,一处古朴庄重的石牌坊 横跨在三眼阁北面狭窄的古巷之上,牌坊完 全用青石构筑而成,为石雕仿悬山屋顶结 构,上面醒目的“圣旨”二字彰显着主人的 曾经的荣耀。牌坊由两根方形青石立柱,高 约六米,上置石四块,石块为十字仿斗拱, 石雕花脊,两端鸱吻,花脊下屋檐雕出瓦 垅、滴水、檐椽。石柱上为横梁,上阴刻行 龙及云纹图案,梁下石匾额,中题“节孝流 芳”四字,左侧题“雍正十年给银30两, 大清雍正十一年四月建”,右侧题“直录总 督李卫、直录学院吴应芬题奉”。匾额下横 坊上题刻“旌表邑库增广生员王壁之妻刘氏 坊”。这是朝廷为表彰王璧的妻子刘氏节 孝养老持家的美德敕建的。相传刘氏二十四 岁守寡后,侍奉婆婆和祖姑,为两位老人养 老送终,培养五岁的儿子成名,孙子“亦相 继入库”。
在这条青石累累的古道上,两千年的 历史长河中,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演绎了 多少岁月流歌。伫立在古道之上,我的眼前 仿佛幻化出一幕幕美丽的画卷:遥想当年, 或许在某个月朗星稀的夜里,一个外出行商 的晋商游子星夜兼程,在阁中歇脚,人困马 乏,饥肠咕咕,暮然抬头,透过这座三眼阁 的北口看到北斗当空,回首西望,长庚在 眼,不禁思绪万千,远方家人的期盼顿时闪 现在眼前,身上的疲惫骤然烟消云散,信心 倍增,重新踏上归乡的路;无数个日子里, 无数来来往往的客商行人,从这座三眼阁出 来,回首仰望到这座气势宏伟的牌坊,这户 王姓家族的后人,尽享着路人的仰慕和赞 许。
【六眼阁 四通八达话清凉】
在井陉南寨村有一座清凉阁,俗称六眼 阁,相传因登此阁能遥望西部的清凉山而得 名。它设计精巧,建筑奇特,尤其是清凉阁 下两横一纵的通道结构,使这座古阁成为举 世所罕见的六眼阁。
进了南寨村中心,就看到村中心广场的 北面有一坐精致玲珑的寺庙雄居在一座巨大 的青石台座上面,这就是清凉阁。据《井陉 县志》记载,清凉阁为“明嘉靖十九年(公 元1540年)乡民焦继友、张廷创建”,距今 已有400多年历史。台下有青石拱券的一大 两小三个洞门,中间的拱洞直通南北以供行 人通行,两边拱门建有通往楼阁的台阶, 顶部台基的青石栏板上刻有“大龙口”、 “小龙口”字样,门洞上匾额上分别题“化 民”、“易俗”字样。平日里登阁进香的香 客由大、小龙口登阁祭拜,只有遇到庙会时 才会在中间架设云梯搭阁。
沿着台阶登上台基之上阁,阁楼也是 一正两偏三个门。正门前的两只相向而望的 守门狮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俏皮可爱,极 富生活情趣,丝毫没有寻常庙宇威武凶猛的 样子。右手一只身背小兽,安定慈祥,左边 一只怀抱绣球,双目微闭,回首翘视,洋洋 自得,仿佛是在向同伴炫耀自己得到这只绣 球。
穿着过神门进入廊院,院内布局一目 了然。大门两边各设钟鼓楼一间,过庭后带 抱厦三间,东西廊房各三间。正殿配殿为两 层阁楼,上下各进深一间(共六间),后殿五 间,进深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砖石砌墙 成院。这么多间庙宇修筑在600余平米的平 面阁基之上,设计精巧,结构紧凑,精雕细 琢,气势宏伟,即充分利用了空间,又不失 其庄重威严。
清凉阁的一层各殿中依次供奉着东岳大 帝黄飞虎、哼、哈二将、裨将爷、药王爷、 十帝阎君、泰山圣母、白衣观音等神像,二 楼正殿供奉着女娲娘娘的神像,东、西配殿 分别供奉着斑疹娘娘、眼光娘娘神像,这些 寻常极其少见的神灵却与人类始祖女娲娘娘 同样位及至尊,实在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也许在百姓心中自有他们的神灵,眼光娘娘 和斑疹娘娘经常为百姓医治眼疾和斑疹,及 时解百姓的疾苦,所以他们也在百姓心中便 有了极高的地位了。
清凉阁又称六眼阁,说的就是台基之 下修筑有东西两条、南北一条相互交错的拱 洞,可供行人四通八达,因四面开六个洞 口,故名“六眼阁”。这三条洞高两米,宽 约三米,可供大车穿行。拱洞为砖石结构, 从洞口看是青石碹拱,洞中则是青砖砌筑而 成,每隔三米设一条青石券一孔。在东西南 北交叉处独具匠心地设十字形石拱券,充分 利用了十字交叉的力学原理,支撑着阁上巨 大的建筑,虽经500年风雨依然坚固无比, 巧夺天工,令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才 智。每当炎炎夏,洞中清凉无比,也成为 村民聚焦纳凉聊天 的最佳去处。
【清涼阁 大巧若拙浑天成】
在井陉古道边有一个叫于家村的“石 头村”,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后裔的避难居 所,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坐落于一 个四面环山、中间不足一平方公里的盆地 中,走进这个村子,俨然进入一个石头的世 界:石房石院、石楼石阁、石碾石磨……处 处是石,家家垒石,人人用石,到处都是石 头的风景。
进入村口,一眼就能望见一座巍峨挺拔 的青石古阁屹立在山坡之上,鳞次栉比,似 券非券,似搭非搭,盘根错节、鬼斧神工。 令人惊奇的是整座阁楼仅以天然石底为基 础,块块巨石就地而起,从下到上,不施泥 胶,干砌而成。这些石块巨大惊人,最大的 长过数米,重达数吨,有的未加雕琢,原封 未动,有的也是錾迹廖廖,略作修整,保持 原始拙朴的状态,粗犷奔放,独出心裁,蔚 为壮观。在明代极不发达的条件下,如此巨 大的石块、巨大的工程,如何完成,实在是 难以想象。“一块石头一匹梁、一块石头一 堵墙”,就是对此阁的生动写照,因此清凉 阁也成为石头村的标志性建筑。
关于这座阁,有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 悲壮故事。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于家有 一个叫做于喜春的大力士,志气高昂,发誓 要凭一己之力为村子修建一座九层高阁。他 白天为官府出工出役,晚上跑回村子加班加 点建阁,历经十年时间,终于建成了阁的第 一、二层;当于喜春在为阁挂匾牌时失手砸 伤了手臂,终因失血过多而离世。于喜春望 的侄子于朝兴继承了他的遗愿,出资以砖木 石混修起了第三层,并在阁底刻碑文记录于 喜春的遗言: “万历九年起根源,一人修筑 其实难。二十五年完下节,思量何日得周 全。阖村都说使木植,凭吾独力凿石山。经 营暂停观此境,等待功成万古传。”
清凉阁上下三层,结构各异,引人入 胜。第一层为搭券四门式,供奉着玉皇大 帝;第二层是实芯四室式,分设三皇庙、三 义堂、阎王殿及观音祠,供奉着尧舜禹三皇 及刘关张三义士、阎罗王及观音等众神;第 三层乃明柱回廊式,贯通东西,是出入于家 村的东大门。古阁顶层系木砖补葺,四面明 柱,单门殿堂,琉璃瓦顶,清新明快,古朴 高雅。下面两层是全石建筑,错落有致,欲 争有让,高低伏仰,犬牙交错,跌宕起伏, 勾心斗角。进入古阁,石墙石壁、石拱石 券、石梁石柱、石阶石栏、石门石窗、石鼎 石案、石榻石龛、石磬石匾,古人大巧若 拙,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将力学和艺术结 合得完美无隙,浑然天成,成为中华建筑史 上一朵奇葩。
【東天门 青石留辙载悲欢】
白石岭是井陉古陉的制高点,过了白 王庄顺着用巨石铺设的陡峭古道继续向上走 约200米就看到一座建于青石基上的关阁, 这就是东天门。东天门坐落在白石岭山脊马 鞍处的一块整体青石石基上,凿岭石为基, 基石上券洞,洞顶建楼阁。门洞内两条深约 20余厘米的车辙印穿过门洞向西而去,逼 仄蜿蜒,发古幽深。我注意到东天门洞高约 五米,宽却不及2米,这个高度与很小的阁 楼极不相称。杜宝义处长对我说,此基洞建 于先秦,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了,原 楼阁早年已毁于战乱,现存楼阁为康熙1 3 年所修。由于长年车轮碾压,巨石上逐渐形 成两道深辙,到一定程度路面就会“蹭了底 盘”,于是工匠只好将高出地面的石头铲 掉,经年累月,路面基石竟然被铲去两米。 听到这里我心里暗自盘算,这条古驿道每 300年就要大修一次,按每次凿岩20-30厘 米,古驿道距今2200年,而门洞两侧的开 凿的石墙离地有约两米高,由此推断这种说 法是非常合理的。《史记·淮阴侯列传》 载广武君李左车说“今井陉之道,车不得 方轨,骑不得成列。”看着眼前的情形,别 说车马并行了,就是想改行辙道都很难,所 以大家只能顺辙而行,久而久之便“如出一 辙”了。
漫步于东天门,亲身面对这些年代悠 久、前所未见的历史遗迹,我心不禁为之震 惊,仿佛置身于秦时“车同轨”的车马队伍 中凭轼结辙,好像看见当时“车马络绎,驾 车奔走,不绝于道”的情景。俯身抚摸地上 深达30厘米光滑的车辙,起身触及身边高 达两米的石墙,抬头远望那袤亘于山涯仄径 之间的古道,耳边仿佛又听到轮铁蹄甲与白 古岭古道相磨的隆隆轰鸣之声,心里也不由 得要替古人的束马悬车担忧。此时此刻极尽 思维的想象,我始终无法知晓这两道车辙印 经过了多少车轮的碾压,一条古道,干百年 来多少戍边将士荷戈驱车在此经过,多少商 贾贩卒络绎穿行于此,引无数名臣骚客在些 留诗吟怀……
推荐访问: 井陉 古道 探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