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港毛笔作坊
文港毛笔作坊,属于号称中国毛笔之乡、华夏笔都文港镇的一部分,位于江西省进贤县西南部抚河下游东岸。文港的地域建筑,多为一字三间、青砖山字墙、人字脊、灰瓦木的结构传统风格屋宇,自清代延续至解放前夕。大跃进时期至改革开放前后,建筑风格有变化。1990年之后,大部分变成方格条状形屋,原先的建筑风格全面消失。
文港人经营毛笔,过去主要靠抚河通航,经鄱阳湖进长江,往西上溯黄石、武汉、荆州、重庆,往东顺流而下至安庆、芜湖、南京、苏州、上海等地。
文港是北宋宰相、婉约派词人开山鼻祖晏殊的故里,留有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周坊、前塘、曾湾、张罗、上埠胡家、晏殊祠堂、楼前等七个村庄的古建筑群,都是既住人的居所,又是制作加工毛笔的作坊,所有建筑,皆与毛笔文化传承有关。近现代以来,来文港周坊、前塘探究毛笔文化的除乡贤李瑞清、李健、桂瑞藩、桂梦荪外,还有曾熙、程潜等民国要人。改革开放以后, 来探寻毛笔故居与毛笔工艺的主要为国内书画家及文化人。
文港毛笔制作工艺的整个生产过程有128道工序,分为六大工序:一、芯毛制作26道工序,二、护毛制作21道工序,三、草灰制作11道工序,四、笔杆制作及芯杆组合32道工序,五、治笔21道工序,六、包装制作17道工序。文港毛笔制作工艺属于江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可上溯到有名姓的毛笔技师四代,现在公布的江西省级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有被人称为“中国笔王”的周鹏程,有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馆长邹农耕。李小平、周思源、周岗山、周才根、周玉飞等人,也是今天文港毛笔制作技艺的出色代表。文港毛笔制作工艺生产过程的128道工序,在2004年10月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由周鹏表演并讲述,吴国华记录整理,文先国添加部分毛笔村落文化研究资料,最后由进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进贤县文化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是文港毛笔(今称“文笔”)最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资料。此资料最后因故没有向文化部提供文本,因此没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毛笔文化界有影响的周鹏程与邹农耕都没有申报国家级传承人,李小平等人也没有申报省级非遗传承人,是为遗憾。
文港镇因为自然地理局狭与人口众多的条件,特别是先祖们在抚河流域崇尚文化的风气,促使农耕收获难以维持生计的文港人,大都业余制作毛笔。到目前为止,文港镇的15个村委会的130个自然村,涉及90多个自然村从事毛笔制作与销售,有2000余家家庭毛笔作坊,从业人员万余,中国毛笔70%的制作与销售均是文港人。虽然文港镇大小上百个村庄有制作销售毛笔的传统,但有史以来就质量参差不齐,最为出色的是出过周虎臣、邹紫光阁两支历史名笔的周坊村和前塘村。
以下介绍该两处毛笔作坊及其文化价值。
周虎臣毛笔作坊
周坊村有清代至民国以前建筑40余幢,占地6000多平方米。周虎臣毛笔作坊位于村庄中间,全部屋宇东西朝向,由南北两条明代石板路夹着一条暗巷道,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2069平方米。按现在进出路线,分别由“汝南世家”庭院面积、“太极呈图”屋面积171平方米、“汝州后裔”庭院面积136平方米、“泽承丰镐”屋面积312平方米、“无名东北屋”面积178平方米、“光映玉堂”屋面积404平方米、“岐山耸翠”庭院、“汝南望重 ”屋及无名西南屋等三庭院六屋宇组成。毛笔作坊建筑群东首为周坊村明代活水池塘。 以时代顺序,“岐山耸翠”庭院及“汝南望重”屋为清代康熙初期,由周虎臣父亲周时河所建,周虎臣出生于此,属周虎臣毛笔作坊最早的建筑。其次“光映玉堂”屋,为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周隆福(周虎臣侄子)所建。此两屋一院为清代康熙建筑,外墙风化较大。该两建筑前(东)清代原院门“紫芬流芳”被毁,现新建门楼,所留题刻姓名文字,皆与该家族其他成员字派相吻合。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又建“汝州后裔”庭院及“泽承丰镐”屋、无名东北屋、无名西南屋,皆属周虎臣家族成员建筑物。民国戊辰(1928)加建“汝南世家”院落及“太极呈图”屋宇,由大书法家曾熙题匾。周虎臣毛笔作坊建筑,所有屋宇东西朝向;“汝南世家”与“汝州后裔”“ 歧山耸翠” 三处庭院,却南北朝向。所有屋宇,外部皆红(麻)石基础青砖墙到顶。屋宇正门平头一字墙,侧面呈梯形三字墙。屋宇四柱三间,多七柱木结构,有楼阁,人字脊披水归入中间之天井,曰“肥水不流外人田”。屋内堂前地面用棱形方砖铺就,厢房内地面铺杉木板防潮,石础及窗棂部分雕花。一个周虎臣毛笔作坊,先后形成达两百多年,但无论时间早晚,全部建筑相连。由清康熙初年至民国初二百余年间不断加建改建,逐步形成一整体院落式毛笔家族建筑群,部分损坏,大部分建筑较好。典型的赣中地区建筑风格,另有相应的水系环境。对于建筑物之功能,正如过去村人所谓“两厢住人,堂前制笔,庭院晒皮,出门洗毛”。
周虎臣毛笔作坊建筑群七块门匾及村上大量屋宇匾额文字的寓意,皆与周氏家族迁徙流变的地域关系, 以及追求毛笔文化的理想和实践相关,有的还十分直白。如“岐山耸翠”“泽承丰镐”,就把周氏毛笔家族世代吃饭的手艺记录在石匾上。 周虎臣毛笔作坊附近,还有清代建筑重名与不重名“光风赛月”“五星聚奎”“光华复旦”“悬象著名”“濂水流芳”“爱莲遗范”“大夫第”“性道家风”“玉堂望重”宗祠与大量成片有名或无名传统建筑和古井、旗杆石。其悬匾屋宇之多,为江西罕见。另有汤显祖为明代进士周献臣题写的“科甲第”石质门匾及民国壬戌年《周氏宗谱》等,与周虎臣毛笔作坊人文关系密不可分,共同延伸之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邹紫光阁毛笔作坊
邹紫光阁毛笔作坊,位于文港镇前塘村正中及偏东北地盘,坐北朝南,距东北方向周虎臣毛笔作坊所在地的周坊村1.5公里。邹紫光阁毛笔作坊,主要分布在过去村盘东侧两条石板巷道两侧,所有建筑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按照相传时代顺序,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锺灵毓秀·大夫第”屋面积328平方米及隔巷道的“碣石留芳”屋面积184平方米为邹紫光阁主人邹发荣祖父所建;之后咸丰年间,邹发荣的父亲与叔父又在“锺灵毓秀·大夫第”东北侧紧贴着加建了“勖庐”屋面积181平方米。至民国初年,邹发荣在东南侧建“紫气盈庭”屋宇,由曾熙书写屋匾。民国丁亥年(1947),又在勖庐东侧再建“德逸传家”两层高屋面积324平方米,由晴川(武汉)李旭东楷书题写屋匾,匾字镀金。
“锺灵毓秀·大夫第”由“锺灵毓秀”庭院与“大夫第”屋宇组成,相传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是邹紫光阁毛笔作坊时间最早、面积最大、工艺最精的建筑,也是邹氏毛笔家族主要成员最看重的屋宇。“锺灵毓秀”院内,内南墙略偏西为“大夫第”正门(上门罩被破坏),东宽西窄的天井,天井北面为一条东西向穿堂,以此为界后为正房。屋内除天井及穿堂为石板外,其余房间全部为三合土地面。屋内柱础石雕,门楣窗棂,装饰有寓意吉祥的樟木雕刻文字与图案。
“碣石留芳”屋与“锺灵毓秀·大夫第”石板巷道相对,八字门楼高耸,朝东。相传该屋建造于比“锺灵毓秀·大夫第”屋晚二三十年的清代咸丰年间,是仅次于邹紫光阁毛笔作坊的“锺灵毓秀·大夫第”主屋的建筑,也是邹氏家族成员的主要起居室。 “勖庐”虽为邹紫光阁毛笔作坊一般建筑,一字三间,内中比较简陋,建筑时间也在清代咸丰年间,毛笔家族从属人员居住。
“紫气盈庭”是一个庭院大门,内中简陋,属邹紫光阁毛笔作坊民国早期的附属建筑。
“德逸传家”屋宇为两层洋楼式建筑,民国丁亥年建,在邹紫光阁原有传统建筑基础上有较大改观,一字三间形式不变,正立面无墙改为两砖柱支撑,但内结构讲求方正,高度由原来的各屋7米左右升到9.3米,屋内天井方正,窗户安装玻璃,已带入西洋风味。该屋为邹紫光阁后期最大的毛笔作坊,见证了邹紫光阁解放前后毛笔制作的辉煌。1966年文化大革命来时,为保祖业,邹氏村民于该屋正门“德逸传家”金字匾额上方,用石灰封堵并用水泥堆塑成一五角星,以此躲避劫难。 另外,“玉树长春”屋宇,相传为邹紫光阁主人的祖上清代嘉靖年间所建,位于村庄前方正中,面积182平方米,为该村保存较早的建筑。还有“退思草堂”屋宇,为邹紫光阁主人邹发荣堂兄所建,面积318平方米,皆为邹紫光阁毛笔作坊的附属建筑。
据《赣东史迹》记载,毛笔技艺传承人为秦代末期的咸阳人郭解与朱兴,在晋代由中原传入江西特别是抚河一带,文港制笔有1700多年历史。而文港周坊先祖恰恰由陕西河南一带迁入,周坊村清代建筑“汝州后裔”“岐山耸翠”“汝南世家”说明了周氏家族最早的祖籍地;“泽承丰镐”屋宇说明了毛笔制作技艺,是周氏家族将从陕西学到的手艺一脉传承;“汝南望重”与“光映玉堂”,意即周氏家族以出色的毛笔制作技艺而自豪。民国壬戌年(1922)《周氏族谱》记录了周虎臣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在苏州传承毛笔技艺并开笔庄、繁衍后代的史实,与苏州收录的周虎臣笔庄史料相合。周坊村至少从清代早中期就把毛笔制作技艺传授并经营到江南富庶地区长江下游平原。在清代乾隆年间,因为乾隆皇帝的推崇,使周虎臣笔庄名声大振。同治元年(1862), 周虎臣笔庄进入上海开设分店,真正成为中国毛笔文化史上有注册商标记录的第一支名笔。自清康熙至现在,周坊都是中国传统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最多的地方,周虎臣是三百多年来异地发展最成功且有史可考的中国毛笔文化传承中贡献最大的一位毛笔大师。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播与影响,可谓三百年来第一人。尤其是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开埠以来,由于商人与文化人的大量介入以及金融经济文化的迅速繁荣,上海及周边江浙地区对毛笔需求量的增大与对质量要求的提高,率先即有资本主义工商业品牌意识的周虎臣笔庄,更加重视毛笔产量的增多与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晚清与民国时期,周虎臣笔庄的名声越来越好,向周虎臣笔庄学习毛笔制作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多,以至在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周虎臣笔庄还一度兼并了沪上的其他几家笔庄。周虎臣毛笔制作工艺,除在上海及苏州的基地外,还影响到江苏扬州、南通、淮阴及山东临沂、青州等地的毛笔制作业。这一切都得益于文港周坊千年毛笔文化的传承。 前塘由山东邹县而来,所谓“东鲁名家”制笔的历史,相传与周坊基本同步。真正发迹在清代咸丰年之后,在晚清民国直至解放后一百五十年,形成自我特色。邹紫光阁主人邹发荣走的是与周虎臣不同的路线,邹氏形成以武汉为基点的销售中心,以前塘为制作基地,利用长江水运为交通路线,紧跟民国时期武汉、重庆、南京等地首都的频繁变换,毛笔销售跟着政治中心转移,并且打通西南至东南亚毛笔销售通道,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文化交流做了积极贡献。邹紫光阁主人邹发荣家乡观念极强,能很好地利用邹氏家族制作毛笔的传统手艺,在家乡前塘村生产毛笔。民国及解放后一段时期,前塘邹紫光阁故居内生产毛笔外,村上其余建筑都能为毛笔作坊。邹氏毛笔家族认为,“毛笔技艺,离开了原生地前塘,工艺过不了关。离开了销售地武汉码头,就生存不下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武汉与前塘相呼应,邹氏毛笔生产一直没有断线。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比较于周坊周虎臣毛笔家族,前塘邹氏现在的毛笔制作已是日趋衰落。今天武汉邹紫光阁笔店的消逝,或许印证了邹氏毛笔家族昨天的言。 1928年(民国戊辰),因为周坊、前塘两村制作毛笔的关系,文港周边温圳人教育家李瑞清的生前好友、书法家曾熙为毛笔文化事,特来周坊、前塘探访周虎臣与邹紫光阁毛笔作坊,为周氏家族书写“汝南世家”“太极呈图”门匾,为邹氏家族书写“紫气盈庭”门匾。
文港镇周虎臣与邹紫光阁毛笔作坊建筑,与文港毛笔制作技艺,是鱼水关系。
文港毛笔作坊之周虎臣与邹紫光阁毛笔作坊,是明代后期的村庄巷道格局而形成的清代至民国早期的毛笔文化建筑遗存,反映出江西赣抚平原地区农村家族聚居封建社会繁荣的经济文化现象,极有典型性。在中国清代以来300多年形成的四支名笔,文港镇占其二,且长盛不衰,在国内有特殊性。两个毛笔村庄保留的两处毛笔作坊,有较好的历史、科学与文化艺术价值。具体如下: 1、周虎臣与邹紫光阁毛笔作坊,都是比较集中的毛笔文化村落中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与毛笔品牌销售商的建筑文物遗存。 2、周虎臣毛笔作坊与大量悬挂匾额的传统建筑,见证着中国毛笔技艺起自镐京及中原地区,加上民国壬戌年(1922)周氏族谱有关周虎臣“游艺于姑苏”与苏州及上海的记录,是中国毛笔文化史上重要的实物与文献资料。
3、《周氏宗谱》可以见证,周虎臣家族与苏州(上海)的联姻丧葬等关系,足以证明毛笔制作与销售是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先行者。
4、邹紫光阁毛笔作坊8幢建筑的完整保存,见证这支毛笔文化家族来自山东,更见证这处中国毛笔制作基地的繁荣。 5、邹紫光阁毛笔作坊作为武汉邹紫光阁名品毛笔自始至终的制作基地,为武汉方面看重,邹紫光阁毛笔制作技艺并被武汉市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6、明代万历壬寅年(1602)汤显祖、民国壬戌年(1922)曾熙等历史人物题写的匾额遗存,皆为这两处毛笔文化村落的重要墨迹史料。 7、周虎臣与邹紫光阁毛笔作坊,以及这两处所生产的毛笔,是中国唯一的笔都(2003年)的毛笔文化重要支撑。 8、周氏、邹氏毛笔作坊建筑与毛笔制作技艺,与中国文房四宝行业双重文化遗存并存,国内独有。2010年10月,文港毛笔作坊(包括周虎臣毛笔作坊与邹紫光阁毛笔作坊),已通过国家文物局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审查,现正待国务院公布。
推荐访问: 毛笔 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