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的新方法

2022-05-14 18:25:02 | 浏览次数:

摘 要:《格萨尔》作为经典的史诗代表,作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一部分,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传播少数民族精神、信仰的一种方式,甚至作为世界文化进程中的一个源流。对其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拯救保护和传播发扬,是我们发展民族文学,传播民族文化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本文立足网络游戏这一新型的、受众面较广的、更易于大众接受的传播方式出发,结合史诗与网络游戏来研究新媒介对史诗传播的意义。

关键词:格萨尔;角色扮演内游戏;网络传播;多民族文学史观

第一章 大型角色扮演类游戏的传播特点

一、大型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定义及特点

MMORPG,是英文“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的缩写,意为“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是电脑游戏中网络游戏的一种。游戏的过程,是玩家扮演的角色和其它玩家控制的角色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实时互动。而非玩家扮演的角色(即NPC)则往往是在游戏中提供特殊服务的人物。游戏形式主要是通过用户的游戏技能及其它各方面投入实现在虚拟社会中的生存和成长并参与游戏虚拟世界的人际沟通及社会活动等。

特点:1、具有自己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此类游戏多有自己的背景故事和故事情节。都是在一个大的故事背景下展开情节;区别与对战类、棋牌类等游戏,在有了故事背景后,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会派生出新的任务,而同时随着游戏更新的需要又会有新的故事情节出现,这是此类网游可延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同时有多名玩家参与游戏网络游戏与单机游戏不同的地方在于参与的玩家不只是一个。区别于棋牌类、对战类网游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同时有多人参与游戏,形成一个类似社区的环境,并且包含了师徒、情侣、家族(公会)等虚拟社会关系,使玩家在游戏的同时可以获得虚拟的社会体验,这是网游的一大特色,但是也是网游沉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作为传播工具的网络游戏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和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包含了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等五种要素。

从传播者来看,网络游戏的传播者无疑是它的开发商,但不同于其他传播者的是,开发商注重的是游戏的可玩性,是以盈利为最大目的而不是为了传播某种信息或者观念,传播讯息从某种程度上說只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只是为了增加游戏可玩性而加入的一种元素。

从传播对象来看,网游的传播对象是游戏的玩家;从某种程度上也包含了未曾参与但从媒体上、宣传中了解过此类游戏的每个人。

从传播内容来看,因为传播者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所以玩家从游戏里获得的并不是完整的观念或者讯息,只是一种附带性的潜意识的渗入。

从网游自身来看,作为传播工具它具有以下特点:属于高科技的产物,随着技术进步、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技术支撑网络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里游戏。如果没有网络就进行不了网络游戏,而网络不够通畅则限制了进行多种网络游戏的可能。

三、作为虚拟社区的网络游戏

游戏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游因其逼真的虚拟现实画面、生活化的游戏场景、替代性的角色快感而获得众多人的青睐。从这个方面看的话,游戏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社区,有自己独立的传播系统。

人类传播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组成的,每种类型的传播同时也是社会传播这个总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不同类型。而作为虚拟社区的网游,自身也包含了许多不同的传播类型。

人内传播:“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收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包括感觉、直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内在心理过程。”游戏中一个个角色的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既然本质是人在操作虚拟角色,那这个角色的言行必然首先经过一个人内传播的过程。不同与现实人的人内传播的地方在于这个“人”兼具了现实性和虚拟性两个特点,自己的现实角色和游戏中构建的角色同时作用于这个“人”,从而使得传播过程更为复杂。

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与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这在网游里是非常频繁的信息传递活动,不同与传统人际传播的方面在于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都有其局限性。

群体传播:在创建角色时候不同的角色之间都是个小小的群体,有自己的荣誉感、归属感。

组织传播:在此处主要指家族(公会)这样的组织所进行的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主要针对游戏开发商和代理商在游戏内外发布信息。

由上可知,网游这个虚拟社区虽小,但却是该有的传播类型一样不缺,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它的虚拟性以及它虚拟背后的现实性——虚拟的角色背后是一个个不同的人。

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作为虚拟社区的网络游戏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无论是什么,都需要在一个“场”的作用下加以表现出来,这个“场”就是虚拟性,无论画面多真实、人物多活泼,这都是个虚拟的空间。

第二章 大型角色扮演游戏类网游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多媒体的转向

《格萨尔》史诗,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藏文文本和藏文文本在11世纪之后陆续的整编、编纂与传抄,再到如今的时代,已经演述了两千多年。格萨尔的传播史几乎涵盖了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所有媒介形式,从最初人际的口头传播、文字记录、印刷出版、广播影视等大众传播,再到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这一次是以商业为内核,娱乐为外衣的电子游戏。不同的传播形式包含着迥然有别的文化涵义,口头文化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可以算是未曾分化独立为专门艺术形式的生活事项,词语的技术发展,才使得理性的书面文化具有了超越日常的特征。而当口头史诗被文字铆定之后,就具有了经典的意义,文字文本所具有的稳固性,使得书面形态流传的格萨尔是到目前为止最具有权威意义的。

毋庸置疑,如今已经进入了多媒体的时代,格萨尔的传播也早已经从最初流浪歌手的游吟变得更加多元。从卡通到动漫,从歌舞戏到电视剧,不同样式的格萨尔正在日益挤占传统的传播空间。在所谓“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信息社会”、“后现代”的种种指称的时代,这种书面文化的转型是一个整体性的现象。

二、隐形的社会群体

目前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至少有一个关于其本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的网站,通过它们以虚拟的社群的方式构建出独特的认同,从而开拓出一种新的空间观念。虚拟的网络空间通过跨越国界和民族国家内部的族别认定,而形成了新的群体性认同,不能不说是新媒体时代的独特现象。

此种新现象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主体的生成,网络的隐形社会群体作为一种认同的空间,给虚拟主体与想象主体提供了生存的处所。鲍德里亚认为,当网络在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把任何互动内爆为一个平单向度的时空之际,整个社会交往和社会价值的远离形式都被瓦解了。如今这样的观念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因为从微博的实际效应已经可以看出,虚拟空间的能量能够迅速转化成现实中的行动。虚拟空间的政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集体联合的形式,而更多是追求一种“承认的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权——宏大政治裂解为各式各样的碎片化权利和自由之争,并不过多关注公共领域和统制制度的变革,而是强调群体亚文化、个人身份以及私人领域和日常生活。这是一种“微观政治”,指向的是文化的尊严与平等。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参与到新媒体实践中的主体,具体的某个少数民族身份只是该主体无数身份中的一种,它更多的与主流族群一样也要承受共通性的变革。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

一、主体自身在与媒介之间的互动中发生了改变,因为在“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下,日益趋向于完美的友好界面抹去,遮掩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启蒙时代以来的人本主义主体性无法解释隐形社会群体中的个体。族别的政治、地缘、血缘、文化意义上的差异,在人与信息和技术关系面前,不再具有意义。《格萨尔》这样的史诗原本就藏蒙多源,如今更难成为特定主体认同的符号,而在主体“进化”的情况下,它也必得改变自身的形式。

二、传统意义上文学生态环境和发生方式变化,真实与虚拟之间界限的内爆导致二者都需要重新定义。想象界和现世界原先的并立关系,在拟像中都被融入,变成了一种超现实。托马斯·拉马尔在研究日本的“御宅族”文化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的观点: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产品与商品互动,消费的同时也是在生产。

三、主体与语境的更新,带来作为文学诉求的情感的发生与表达也发生了裂变。用常被人征引的麦克卢汉的话,所有的媒介都是人的感觉的延伸,而媒介既是讯息。按照金惠敏的分析,“媒介即信息”对于电子媒介与文学的关系来说,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新媒介通过改变文学所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而间接的改变文学;二是新媒介直接的就重新组织了文学的诸种审美要素。格萨尔在新的语境中获得了自己的生命,定然是以多媒体的形式。

三、走向“多民族史观”

“多民族文学史观”是2007年在青海西宁召开的第三届“多民族文学论坛”上与会者达成的共识,不过其内涵与外延并不明确。我认为,“多”有着至少三方面的含义:1、多样的民族(族裔、族群),用“多民族”取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二元对立结构,突出的是平等观念;2、多样的文学(文学性与形态),突破18世纪以迄的西来文学观,而是从本土文学经验出发;3、多样的历史观念与书写,在中心王朝的正史系统之外发现别样的历史写法。

从民族国家观念需要的一以贯之的历史谱系来说,“多民族文学史观”显然是不合主流文学史之道的。新媒体它对文学的界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可以推广到主流文学史中去,彻底改变我们对于文学及其历史书写的看法。文学研究之所以在新世纪以来常被批判缺乏思考重大问题的能力,恰恰是因为许多人无视了新媒体时代的多民族文学现场。这个现场充满了诸多变数和未曾被揭示开来的问题,预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认识论。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cx14090

参考文献:

[1]约舒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6.

[2]转引自杜俊飞.网络传播概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51.

[3]丹尼尔·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5-51.

[4]陈辉晶,白贵.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的拟生态互动传播模式[J].青年记者,2008,(6):100.

[5]梁黎:《〈格萨尔王〉网络游戏》,见武翠英、李建辉、郭正英编:《和而不同:民族工作物象解读》,161页,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6]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84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33—50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3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J].广东社会科学,2003,(3)

推荐访问: 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 新方法 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