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扎特歌剧咏叹调《鞭打我吧》
摘 要:《唐璜》这部歌剧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鞭打我吧》这首咏叹调是歌剧《唐璜》中的一个经典唱段,由剧中的一位乡村女孩采琳娜所演唱的,是声乐教学中的一首经典曲目,莫扎特用音乐将人物展现的格外富有生命力。这首歌描写的是她向爱人马塞托认错时的那首咏叹调“鞭打我吧,马塞托”,前半部分唱的可怜兮兮,祈求丈夫的原谅,当乐曲变为6/8拍时,她却突然变的若无其事,唱起了“我愿生活风平浪静,永远欢乐相亲相爱…”充分表现采琳娜那没心没肺的性格。莫扎特善于用音乐来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音乐使人物更加活灵活现,剧情丰富生动。本文通过根据采琳娜的艺术影响,对该作品进行分析,这首作品是抒情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在演唱时对气息的要求比较高,音色也要有对比,才能完美的展现作品。
关键词:创作背景;人物分析;演唱分析
一、創作背景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非常短暂35岁就去世了,但是却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主要作品有63首交响曲,16首嬉游曲,13首小夜曲,15首进行曲,105首小步舞曲,172首舞曲,27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23首弦乐四重奏,4首管乐弦乐重奏曲,9首钢琴重奏曲,43首小提琴奏鸣曲,23首钢琴奏鸣曲,15部歌剧,4部清唱剧,4首康塔塔,50首宗教合唱曲,18首重唱歌曲,55首独唱和管弦乐队曲,32首歌曲。莫扎特自幼学习音乐和作曲。1763年至1773年,莫扎特跟随父亲在欧洲各国进行旅行演出。1781年,莫扎特到维也纳开始10年的创作生涯。从三岁就开始学习弹钢琴,六岁就开始旅行生活,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有很多时间进行创作。在其歌剧创作中,莫扎特注重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人物内心也刻画的十分细腻。特别是在莫扎特创作的最后十年,莫扎特的歌剧更为生动情节也更为复杂,内容与形式也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
维也纳时期的莫扎特把歌剧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方式,歌剧不仅能为他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莫扎特本人也喜欢歌剧的创作。在莫扎特结识了达·蓬特后,两人一拍即合创作理念上达到高度一致,两人首次合作的《费加罗的婚礼》在1786年首次演出后大获成功,在第二年便创作出了《唐璜》这部歌剧,再次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莫扎特的作品折射出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十八世纪的欧洲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压迫追求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他的创作的歌剧人物都具有很强烈的特征。
二、人物分析
《唐璜》这部歌剧中的唐璜是一个富家子弟,他在剧中的定位是一个反派人物,大胆又浪漫同时又蔑视习俗。采琳娜则是一个单纯漂亮的姑娘,她原本要和马塞托结婚,谁知她遇见了风流倜傥风度翩翩的唐璜,唐璜的花言巧语使采琳娜陷入他的温柔陷阱,并开始怀疑自己对马塞托的感情。此时曾被唐璜嫌弃的他的未婚妻向采琳娜揭露了唐璜的真面目,采琳娜这才大梦初醒后悔不已,对自己的未婚夫感到深深的愧疚,向自己的未婚夫马塞托忏悔,唱出了这首《鞭打我吧》。
三、演唱分析
《鞭打我吧》这首歌曲可分为两部分,舒缓的诉说与热情激动式的歌唱,作品的前半部分第一小节至第五十六小节是采琳娜自己的忏悔,采用了A-B-A"的三段体结构,在获得马塞托的原谅后,情绪转变,节奏也由2/4拍转为6/8拍,速度开始提快。第一部分主要描写女主角对马赛托的忏悔,采琳娜真心渴求未婚夫的原谅,“任你惩罚,鞭打我吧,你可怜的采琳娜”。态度诚恳,歌曲的速度可以缓慢的处理,在咬字吐字上也要注意情绪的递进。从第十七小节进入B乐段,歌曲发生了转调,转到了C大调,歌词和节奏都更加紧密,三十六小节继续转回F大调,A段的旋律重现,此时采琳娜的纯真、善良,已经悄悄的打动着马赛托。采琳娜这里是撒娇的语气,要用适当的音量,去表现采琳娜的活泼顽皮而又诚恳的语气,注意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情绪层层递进,在演唱中气息也要流动起来松弛有度。咬字也要咬清楚,才能将歌曲的意思清晰的传达给观众,进一步表现采琳娜的诚恳,不清楚的咬字就不能完整的表达人物的性格。同样演唱者在演唱第一部分时,也要注意自身的眼神、动作等肢体表达,表现出采琳娜内心的小聪明和圆滑,在祈求自己丈夫原谅时假装可怜博得马塞托的同情,把一个温柔可爱的姑娘描写的栩栩如生。在看到马塞托情绪有变化原谅自己之后,节奏变成6/8拍,第二段旋律更加悠扬,情绪也更加的欢快,要表现出采琳娜内心的欣喜和激动以及对她和马塞托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欢快的气氛一直在延续直到歌曲结尾,演唱时更要注意气息的流动,唱出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感,注意节奏重音。此时的音色应该明快欣喜,情绪明朗,通过演唱速度的变化,巧妙的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这两段所体现的情感是不太相同的,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把握好情绪的转变,结合歌词所表达的意思,对歌曲进行完美的诠释。
四、结语
《鞭打我吧》作为歌剧《唐璜》中的经典选段,几百年来经久不衰,这首歌曲的女主人公采琳娜是一个没有主见、单纯、善良的农村姑娘,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时也要表现出灵巧的感觉,不能过于笨拙。要学会巧妙的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这首作品是抒情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统一,因此在演唱时对气息的要求比较高,音色也要有对比,才能完美的展现作品。
[参考文献]
[1] 尚家冀.欧洲音乐发展史[M].华东出版社,2003.
[2] 张筠青.歌剧音乐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周小燕.外国歌剧重唱经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推荐访问: 莫扎特 咏叹调 鞭打 浅析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