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民间艺术奇葩

2022-05-15 13:35:04 | 浏览次数:

【摘要】剪纸艺术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之一,这种独特的手工艺术传承了近千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河北蔚县剪纸是中国北方剪纸的代表,它鲜艳的色彩和优美的线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中国剪纸艺术的一朵奇葩。本文从其产生、特征以及形式入手,试图探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民间艺术;蔚县剪纸

中国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这种独特的手工艺术传承了近千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1.蔚县剪纸的产生

蔚县剪纸诞生于二百多年以前的南张庄。相传是道士和私塾先生合作的产品。当年的北方窗户上贴的都是白纸。道士和私垫先生为了给乡亲们增添一点喜庆气氛.所以就画了一张画,然后刻印、染色,帖到窗子上。这也就成了今日蔚县剪纸的雏形,不过那时候的剪纸也就是窗花,只是农村过年时粘到窗户上用的。

道士创制剪纸之说较为可信。古代剪纸多为阴阳巫术之用,而道士是主要执行者。如唐代诗人杜甫《彭衙行》 中说道“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 诗中展现的是诗人尽室逃难之景、颠沛流离之状及故人晋接之情。蹇步、饥饿、惶遽、困顿至极,幸得故友之暖汤、盘飧、招魂、安居,诗人感泣之余叹“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可见,此处的剪纸是为招魂之用。又如宋代“戎州刺史文思辂亦有戏术,曾剪纸鱼投于盆内而活,万户投符化獭而食之。”(太平广记 卷八零)“敬傲又能衣袖中剪纸为蜂蝶,举袂令飞,满于四座,或入人之襟袖,以手揽之,即复于故所也”(太平广记 卷二零三)应是当时神仙方术在文献中的反映。再如明代“永乐十八年二月,蒲台妖妇林三妻唐赛儿作乱。自言得石函中宝书神剑,役鬼神,剪纸作人马相战斗。徒众数千,据益都益卸石栅寨。指挥高凤败殁,势遂炽。”(明史卷一七五列传第六三)亦为神仙方数范畴。从历史的角度可见,剪纸与道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道士因其特殊身份,需画符作法,因此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这也为其创制剪纸提供了条件。

私垫先生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由他来参与完善人们的文化生活再合适不过,所以“剪纸是道士和私垫先生合作的产品”一说较为可信。

2.蔚县剪纸的特征

第一,制样方式上,蔚县剪纸虽名为“剪纸”,实际却是用刀刻出来的。第二,色彩运用上,蔚县剪纸采用的是多色点染彩绘形式。 第三,创作主体上,蔚县剪纸以男性为主。第四,表现内容上,蔚县剪纸以戏剧人物和历史故事见长。虽然蔚县剪纸内容丰富多才,但较之其他地域的剪纸艺术,蔚县剪纸中的戏剧人物堪称一大特色。当地人有“八百村堡八百戏楼”之说。事实上,蔚县城内的确是村村有戏楼,四季有演出。蔚县人的这种对戏曲痴狂的情结以及崇尚精神享受的民风民俗,为蔚县剪纸艺术形成以戏剧人物和历史故事为特色的艺术奠定了坚定的生活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蔚县的剪纸艺人细心地收集戏曲元素,用巧手将村堡戏楼上演的最精彩的片段或最经典的人物亮相动作定格在薄薄的一方剪纸之上。

3.蔚县剪纸的形式

蔚县剪纸又称“窗花”,可见,蔚县剪纸的主要形式是窗花。即用纸刻镂而成,贴在糊窗纸上,作为装饰之用。此外,还可以做喜花(婚嫁喜庆时装点各种器物用品和室内陈设用的剪纸);鞋花(用作布鞋鞋面刺绣底样的剪纸);门笺(一般用于门楣上或堂屋的二梁上)等。

较为特殊的是“天皮亮”。“天皮亮”是蔚县艺人独特的创造。它的制作材料是云母片。蔚县当地的云母片质量轻薄、透明、反光、防水、韧性大,易于上色。“天皮亮”完全是手工绘制,不能像剪纸那样贴在窗户上,只能用糖稀做粘合剂,贴在温度较低的冷房里。较之蔚县剪纸整个发展历程,“天皮亮”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但是在蔚县剪纸的发展史上,仍然应该有属于“天皮亮”的一页,因为它生动地反映了蔚县当时社会、生产、经济和文化艺术相融合的水平,反映了蔚县民间门窗装饰艺人的不懈求索,及其人文素养的深厚积淀。“天皮亮”曾经拥有过的辉煌,不仅使蔚县人民有过愉悦,感到骄傲;而且为后世研究当时的民俗民艺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还为民俗民艺品的收藏者提供了热情追索的目标。丰富了中华民间艺术宝库。

4.蔚县剪纸的文化内涵

同其他地域的剪纸相同,蔚县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将客观的自然形态加以艺术的处理。

5.蔚县剪纸的传承和发展

早年的蔚县剪纸主要以民间销售为主,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大型庆典中使用,以增添喜庆与庄重的气氛。旧时每逢过年,集市上总有撑着布满了窗花样子的“亮子”,大方桌上摆的是成对成对的成品窗花。妇人们成帮结对地在窗花摊前讨价,远远望去很是壮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玻璃代替了窗纸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之后,过年贴窗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旧时惨白的糊窗纸太过单调,贴窗花可以使生活多彩起来,但是洁净明亮的玻璃不便粘贴窗花,于是剪纸丧失了主要的实用价值;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有了极大的丰富,特别是对外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也进行了大解放,出现了片面追求新物质、新享受之风,传统的窗花反而被认为是“老土”。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蔚县剪纸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它不将眼界局限在农家小院、窗前、炕头,而是拓宽眼界,放眼于整个国际国内艺术品商业市场,形式也多种多样起来,从小到邮票、贺年卡、台历、挂历、旅游纪念品、商标,大到将剪纸图形用于舞台美术、壁画、动画电影,其简洁大方的形式、东方文化的内涵,都以一种带着泥土芳香的亲切感受到青睐。 尽管它的民间实用价值降低了,但是作为一项传统精美的民间工艺,蔚县剪纸有着极为深厚的艺术审美价值。现在在很多地方的剪纸由于曲高和寡已经濒临失传的情况下,蔚县剪纸却因为已经成为一项产业而十分兴旺繁盛。可以说蔚县剪纸是蔚县的经济支柱和立县之本。

蔚县剪纸在民间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了今天的时代,显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正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乡村巧手,他们的祖祖辈辈都在谱写着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 相信,在新时期新挑战的促进下,蔚县剪纸,会继往开来,走出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贺宝贵,于丽娟,郝志熹,任智广,沈建明,王健,许涿.蔚县剪纸[J].中国文化遗产,2008,(4).

[2]祁卫军.独放异彩的蔚县剪纸[J].美术大观,2008,(8).

[3]张瑶.显示地域风情的一枝民间奇葩——蔚县剪纸地域特色赏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12).

[4]贡小明.蔚县剪纸的独特魅力[J].美术之友,2004,(4).

[5]舒秋玲.蔚县剪纸 五彩风情[J].旅游,2007,(11).

[6]郑一民等.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蔚县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刘迎春,女,河北张家口人,长江大学文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语法、出土简帛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

推荐访问: 民间艺术 奇葩 中国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