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5-16 08:45:05 | 浏览次数:

摘要 针对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存在的必要行和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新形势下传统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已经难以满足水产养殖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并从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制度保障以及条件建设等提出了对策,对水产养殖专业的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育基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31-02

1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水产养殖专业属于比较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1],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是该专业多年来的办学传统和主要特色。

由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及校内实验室教学无法满足侧重于生产实际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育基地也就成为水产养殖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大连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多所相关高校的水产类专业都十分重视实践类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建有为数众多的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其中很多基地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发展生产诸方面都取得明显效益,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具有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和指导力量,其中一些基地成为学生就业的稳定场所[3]。效益良好、运行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为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深入了解社会、生产实际提供了保障条件。

2 传统的实践教育基地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形式、海洋经济及水产养殖业呈现快速深度发展,尤其是农业类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原有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与社会实际出现了脱节的状况,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企业如何保障经济效益和学校如何保障学生培养质量成了困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企业追求高额利润,在生产过程中强调低成本、高效益,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更注重生产中教学效果,希望学生能在生产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强调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科学内容。比如在淡水鱼类繁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更希望能完成鲢、鳙、鲤、鲫等常规养殖品种的繁育过程,因为这些传统鱼类的繁殖能够使教学过程更有代表性,学生能学到更有价值的专业知识。但是企业更注重龟、鳖、黄颡鱼、怀头鲇等经济型鱼类的养殖,甚至有些基地为了节约成本,干脆取消繁殖过程,从南方运来鱼苗进行养殖,以追求更快更高的经济效益。还有些基地完全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过分强调经济利益,根本不关注也不重视基地的实践教学任务,甚至在经营效益不佳的情况下排斥实习师生。该种情况造成实践教育基地难以发挥真正的教学作用,也失去了基地的实际价值,造成实习基地难以维系甚至名存实亡的窘境。

3 新形势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校外实践基地越来越难以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侧重应用的水产养殖专业离不开实践教学,也离不开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水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4]。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实际需要,适应学生不同的就业取向,选择效益良好、发展前景明确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做好建设、维护,最终实现校企共建双赢是保证基地长远发展和教学质量长久不衰的关键和基础。在近年来的学生培养和基地运行实践过程中,笔者经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在基地建设与维护方面提出如下对策。

3.1 设置合适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运行机制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必须设有基地合作共建管理委员会,一般由企业领导作为基地的主要负责人,学校领导担任第二负责人,由双方其他领导担任委员。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下设基地建设部、生产管理部、教学管理部等专门机构,处理基地建设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基地建设的所有重大事项均由基地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委员会定期召开合作共建工作会议,研究处理合作共建中的重要事项,部署基地年度工作计划。企业方面重点负责基地的建设、维护和发展工作,并承担基地的日常管理职能;学校负责基地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包括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师培养、教学质量保障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灵活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实习基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同时要建立完备的基地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学生校外学习阶段的安全;在管理办法上,校企双方应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宗旨,更新观念、调整思路,不断加强和改善基地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建立全新的校企联合管理体系。基地建设的所有重大事项均由基地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委员会定期召开合作共建工作会议,研究处理合作共建中的重要事项,部署基地年度工作计划。企业方面重点负责基地的建设、维护和发展工作,并承担基地的日常管理职能;学校负责基地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包括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师培养、教学质量保障等。

3.2 建立完备的基地管理规章制度

科学合理的基地管理制度是保证基地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和坚实基础,为了加强校外基地的建设和良好运行,必须建立完备的基地管理规章制度[5]。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校企双方应共同协商并制定基地的管理制度,如“实践基地管理规定”、“实践教学工作管理办法”、“实习工作质量评价指标”、“实践教育基地安全管理规定”、“实习中期检查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对实习的组织管理、成绩评定、学生安全以及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从制度上确保实习和实训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从而不断推进基地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保证在基地运行过程中,校企双方能够达到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

3.3 建设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保证基地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校外教育基地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基础和保证。

由于水产类院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般都远离城市,交通不畅,生活条件落后,缺少娱乐设施,生活条件单调艰苦,而且实习工作量低,在职称评审中不计入教学学时,因此现在学校青年教师一般不愿意参加实习指导。种种原因导致目前普遍存在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存在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由于缺乏有效机制,基地的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地的运行越来越受到师资力量的困扰和制约。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应通过专门人才引进、工作量减免、特殊补助、评职称倾斜等激励措施,鼓励广大年轻教师、青年博士积极参加实习指导,以此提高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改善队伍学缘结构,形成良好的师资梯队。另外,还要通过横向联合、科技合作等方式,大力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并采取聘用等方式吸纳引进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指导教师队伍,组建一支专兼结合、实践经验丰富、权威高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在基地现场讲授企业课程。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在评职评优等方面对实习教师予以倾斜,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校内有企业经历教师参与实习指导,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4 投入必要的经费和加强实践条件建设

一般来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基于各自不同的需求由校企双方共同设立的生产、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一个组织机构。要保障基地的长期稳定发展,前提是必须使基地能够满足双方不同的需求,对企业来说就是在保证或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能够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对学校而言,就是在保证或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的前提下不影响甚至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和发展空间。

基于以上分析,为提高实践教育基地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扩大基地容纳能力,保证基地的长期稳定发展,校企双方都应该在基地建设中投入必要的经费,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条件建设,另一方面要购买必要的实验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如企业应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教师食堂建设,逐步改善实习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校方每年应投入必要经费,用于购买校外实习必要的仪器设备、药品、消耗品,解决师生的交通费、劳动保护以及实习补贴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教育基地的支持。而新形势下,建设一个设施完备、效果良好并长期稳定,能够形成双赢局面的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双方必须共同努力,不断改革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合理的运行机制,改善实践教育基地的教学条件,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育人、协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经得起考验、可持续发展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5 参考文献

[1] 刘焕亮,高悦勉,张泽宇,等.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1999(6):53-54.

[2] 库夭梅,温小波.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4(3):39-40.

[3] 郭启炜,杨小林.浅谈水产养殖专业就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以长江大学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5):263-266.

[4] 加强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1-142.

[5] 黄进强,刘哲,蔡原,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与实习教学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1,14(1):177-179.

收稿日期 2013-12-09

推荐访问: 校外 新形势下 基地建设 对策 水产养殖

相关文章